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21日讯(记者 李慧颖 摄影报道)关于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传说,一直都离不开“金银财宝”。4月20日,四川江口沉银遗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成果新闻通报会在眉山举行。

  发布会上,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志岩向大家汇报了此次考古情况。本次发掘区域在上一年度两侧,向外延伸300米。发掘的工作时间是87天,于今日正式结束发掘。此次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出水1万两千多件文物。此次出土最主要的成果是明代蜀王金宝,这在国内是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宝实物。据刘志岩介绍,这枚金宝,虽然残损,但可清楚的辨识出印面的篆书蜀字,当来自蜀藩王府。今年发现了更多的铁刀、铁剑、铁叉等兵器,铁制篙头大量出水。此外遗址内首次发现以三眼铳为代表的火器和金碗、银碗等容器。铭刻有四川地名的银锭和船钉大量出水,生活用品、金银首饰与去年相比独具特色。发现的火铳等火器,佐证了此处是文献中所描述的明末战场遗址。船钉和船具的发现,为沉船的存在提供了实物证据和线索。

  本年度的考古发掘确认了遗址的性质,在遗址范围和文物分布规律的寻找方面有所突破。而本年度的考古发掘也更加重视科技应用。据了解,本次考古探测方面强调多源数据、多种方法相结合,以磁法和激发极化法进行直接探测,以电阻率法和两栖雷达进行间接探测,然后对探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和综合解译。信息提取方面强调多维数据的采集,对发掘区域和出水文物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获取高精度纹理信息。通过对三维点云数据和影像的处理,实现多维海量数据的互动,研发可视化程序。

  此外,本次考古发掘工作面向全国公开招募志愿者,收到报名表六百余份,录取八人,来自于全国多个省份,包括来自伦敦大学的中国海外留学生。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后,根据特长被分配到不同岗位,独立承担工作,全程参与考古发掘。

  这些出水文物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关于博物馆的建立和文物展示形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类似于4月18日对外公众开放的展示,是文物展示的一种,区别于在博物馆进行固定场所展示的传统,此次展示是在探索新的方式。高大伦期待能够有一个发行座谈会进行展览。他期待在经过初步整理、研究、保护的前提下,经过科学的论证,找到合适的场所进行保护性展览。针对记者提出的博物馆建设所处阶段问题,高大伦列举了兵马俑等就地建立博物馆的案例,社会各界也希望能够对文物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而目前,彭山江口沉银博物馆拟选址彭山区江口镇两江交汇处,占地200亩,建设工作已启动。高大伦说,“希望能够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让这批文物活过来,探索文物保护新路子”。

  “石牛对石虎,黄金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关于江口沉银的传说,究竟还有多少惊喜等着大家呢?让我们继续拭目以待。





  


  

  

  多枚大西政权银锭出水,铭刻有多个四川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