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张卫军 记者 钟帆)4月19日下午,来蓉参加2018年全国文联组联工作会的代表团一行170人赴成都市东郊记忆,开启了在成都的“天府成都·文旅成华”参观之旅。

  作为成都市成华区打造的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的重要载体,当前,成都市成华区正全力构建东郊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音乐戏剧、影视传媒、电竞动漫三大主题,打造“成都东郊·音乐里”、“成都1950·时光里”、“成都味道·幸福里”及“电子科大-理工大创智走廊”——“三微城一走廊”产业格局,打造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色圈、充满活力的“文旅成华”新引擎。

  其中,依托东郊记忆,通过激活万科天荟、龙湖东辰瑞景、招商中央华城等重点产业载体,推进中歌艺术城、阿里巴巴现场娱乐、繁星戏剧村等文创产业项目落地,构建“成都东郊·音乐里”。在听取成华区发展实践后,到访的嘉宾对工业文明遗址保护及文创产业开发利用,不吝赞美之词。

文创发展载体

  工业文明处处涌动

  东郊记忆音乐公园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8年,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之一。工厂按照莫斯科灯泡厂的图纸,将其完整复制而修建 的。我国的第一只黑别显像管和第一只彩色显像管都诞生于此。在研究“两弹一星”时所使用的仪器屏幕也是由红光电子管厂所生产。至今在游客中心还展示着当年留下的产品。

  随着东调和北改腾龙换鸟。东郊音乐公园在原有工业遗址的基础上,改造成为了现在的东郊记忆音乐公园。

  在实地参观中,代表团发现,东郊音乐公园随处可以看到工业文明遗留下的产物,工匠精神处处涌动。火车头广场,保留了红光厂的一段专用军工轨道,是老厂区运送物资材 料的主要通道,前方的火车头就是四川省第一批蒸汽式火车头。

  在中央大道的右侧,是原红光厂最主要的生产车间。秉承了典型的苏式建筑特点—高大宽敞。左侧分布着园区的三大核心场馆,分别是会议展览中心、室内表演中心、室外表 演场地。这里曾举办过香奈儿2018早春度假系列发布会、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闭幕式暨颁奖典等时尚盛典和重大活动。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夏晓虎曾多次到访过成都 ,却是第一次来到东郊音乐公园。这里的工业化改造以及文创氛围让他深受感染。

  他颇为感性地说,从高楼到绿地再到流水,一气呵成,在他看来就是完整的现代舞的空间表达。“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一种艺术的高峰体验,有利于激发创作的灵感。” 夏晓虎说。

  文艺创作基地

  “艺术创作灵感来源”

  除了是工业文明遗址的集聚区,这里还是成都市文联的8个文艺创作基地之一。聚集了一大批文创资源和文艺工作者。园区内的王琦摄影工作室,是成华区实施的文艺名家聚集工程中实施文化名家引进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引进一批国家、省、市文化名家入驻“名家工作室”,建立成华文化名人堂。蜂巢剧场则是在粉丝经济的作用下,园区引进了“蜂巢剧场”,打造了成都本土“蜂蜜少女队”,为有梦想的青年提供从选拔到培训、从排练到演出“一站式”造星服务。

  从进入中央大道一路走来,行人能时刻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街头艺人一边熟练地拨动着琴弦,一边轻轻地吟唱。悠扬的歌声,空灵动人,享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感受成华的文创底蕴。记忆走廊上,来自成都及成华区本土书画艺术展—“沙河流韵”书画名人四人展,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市民前来参观。

  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告诉记者,艺术具有独特的规律,只有在碰撞中才能产生更好的火花,激发更多的创意。这次来到成华区,就是一种交流碰撞的过程。“我们说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大繁荣。不仅仅是来着体制内的‘家’,还应该有来自民间的‘者’。”李兵说,来自民间的工作者,才是发展文艺事业,繁荣文化生活的潜力、希望。作为文联,就是要把文艺大家和文艺工作者统筹起来,动员起来,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

  李兵曾多次到访成都东郊记忆。在他看来,随着企业外迁,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工业记忆,为文创事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潜力。“这里不仅有文艺大家的书画展,还有来自街头鲜活的表演,音乐、书法、摄影、戏剧各类艺术形式层出不穷,艺术氛围浓厚,是文艺创作者采风走基层,获取创作灵感的最佳去处之一。”(图片由成华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