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8日讯(记者 陈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并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奋力开启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中,一场东部企业与西部高校之间的“牵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4月18日,西南交通大学(简称“西南交大”)与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成都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联手发起成立“轨道交通科创中心”,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通道,促进学科、人才、技术、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国家轨道交通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高速轮轨列车到高速磁浮列车……近年来,中国轨道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轨道交通的持续健康发展,亟需科创引领。“在本次校企合作中,西南交大会将其科研和创新能力导入到科创中心,复星则充分发挥资金及企业经营优势增强科研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创造产业价值,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总裁高级助理、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总裁、星景控股创始合伙人兼CEO、复星铁投CEO温晓东说。他介绍,科创中心采用市场化机制和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复星和西南交大在科技、产业、资本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据了解,西南交大与复星共建的轨道交通科创中心,定位于世界一流轨道交通技术研发基地、国际轨道交通人才汇聚地,将打造国家级认定的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培育科技创新项目,优化企业投融资机制,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形成轨道交通产业集聚效应。

  双方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将西南交大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小岗村”试验进一步落实在实际科技成果转化上,通过多种形式整合西南交大产业和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将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做大做强,最终成为世界级的轨道交通产业集团。科创中心总部将设在上海,根据规划建立前沿研究实验室、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孵化平台。同时,科创中心充分发挥西南交大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的成果和人才优势,设立成都中心,建设一批新技术研发中心和研究成果转化平台,实现成都本地产业化。在轨道交通科创中心的设立背景下,西南交大还将联合复星开展各类人才尤其是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并在继续教育、干部培训等人才培养方面为复星优先安排,重点支持。

  据悉,西南交大目前已依托自身优势建设了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拥有全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基地。围绕高速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1000+)、超级高铁等领域,西南交大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西南交大创造了100多项国内甚至世界第一,如世界首条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线、世界首套同相供电装置、世界首辆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世界首列新能源空铁列车等。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科技成果三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第一。近年来,西南交大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了“科技—孵化—产业”互助成果转化模式,致力于破解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转化难突出问题,积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被誉为科技领域的“小岗村实验”。这一模式将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表示,西南交大与复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强强联合,共谋发展的新局面,期待双方携手并进,促进学科、人才、技术、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通道,共同推动中国轨道交通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西南交大校长徐飞指出,适逢国家铁路市场化改革步伐提速,通过校企合作实施轨道交通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将成为推动科技强国建设、交通强国的重中之重。轨道交通科创中心的成立,有利于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有利于发挥西南交大轨道交通领域的科研、学科、人才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创新与产业紧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