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要的贸易战将要开战”,这是3月21日《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的标题。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如果美方采取损害中方利益的行动,中方必将采取坚决和必要的应对措施,维护好自身的正当权益。

  今天,小智邀请国内几位知名经济学家和智库大咖就中美贸易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从智库和政策建议角度看看我们如何应对,如何“乱云飞渡仍从容”。

  中美贸易战,最近是个热门话题(图片来自网络)

  姚洋:美国把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

  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中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蜜月期,九十年代后,虽然中美蜜月期并未延续,但美国精英对中国的政策主张仍然是以“接触”为主,他们认为这样能让中国与美国越来越趋同。但是,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超出预期, 在2001-2008年间,短短七年出口翻了五翻。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突然意识到中国正在快速崛起,中国的自信心不断增强,美国还适应不了一个如此自信、如此强大的中国。此时,美国精英对华态度和政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甚至还有官员说让中国加入WTO是错误的,对华政策不再实施“接触”战略,而将中国定位为战略对手。2017年底,美国白宫发布的特朗普任期内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中国明确定位为美国“ 战略上的竞争对手”,这一提法首度公开化。

  对中美贸易战,姚洋认为应该积极应对,从自身政策调整方面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增加进口和国内消费。中国每年进口大约两万多亿美元,其中消费品进口仅占3%-4%,不足其他国家的一半。同时,在经贸关系方面要以国内需求为主,中国经济在转型,需要增强国内消费。

  二是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扩大外资开放领域,激励民营企业做得更好。现在的行业管理都是“有罪推定”,导致行政成本高昂,也使得部分产品国内价格远高于国外市场价格。应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扩大对外和对内开放,增加行业竞争水平,通过 “快鱼”激活“慢鱼”,激励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比如,从家电、汽车等行业对外放开竞争的历程来看,放开竞争后,民营企业没有倒下,反而促使我们的民营企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