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国家医保局:“十四五”时期资助3.5亿人次困难群众参保
中国网7月24日讯 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介绍,“十四五”以来,国家医保局坚决守牢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困难群众应参尽参、应保尽保,稳定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各地通过医疗救助渠道资助3.5亿人次困难群众参保,累计支出722.9亿元,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始终稳定在99%以上,及时将困难群众纳入医疗保障与救助的范围。
基本医保坚持公平普惠,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达到70%左右,居民医保“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达到50%左右。大病保险对困难群众提高保障待遇、降低起付标准,在基本医保基础上报销比例再提高10—15个百分点。医疗救助向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等救助对象倾斜,年度救助额度普遍达到3万—5万元。三重保障制度实施后,农村困难群众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超90%。
同时,国家医保局还指导各地对困难群众就医报销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选择技术条件好、服务质量优的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一站式”结算,减轻困难群众的垫资压力。“十四五”以来,各项医保帮扶政策惠及困难群众就医6.73亿人次。
“医疗部门完善政策,全额资助孤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医疗救助政策。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着力解决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建立了医疗救助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吸引慈善力量参与医疗救助,精准匹配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提高慈善救助的精准性和可及性。”李滔表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继续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升医保服务能力,坚决维护好困难群众的医疗保障权益。
编辑:赵晓雯
编审:彭瑶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