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宏大叙事中,铁路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2025年1月,全国铁路客运量同比增长12.1%,达3.69亿人次,动车组发送量占比74.6%。这组亮眼的数据,是铁路发展的有力见证,也深刻体现出铁路在新时代浪潮下的“变”与“不变”。
铁路的“变”,是科技赋能下的高效出行与服务升级。近年来,智能化建设在铁路领域全面开花。“刷脸进站”让旅客快速通过闸机,告别繁琐的验票流程;智能引导系统在车站内精准指路,让旅客不再迷茫。电子客票的普及,实现了“一证通行”,12306App功能不断优化,方便旅客随时随地购票、退票、改签。2025年春运,动车组发送量同比增长10.6%,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17.6%,这背后是高铁网络的持续加密与智能化服务的广泛应用。同时,铁路部门针对春运旅客的多元需求,推出暖心服务。为重点旅客“一站式”护送,让出行无忧;为老年旅客设专用通道,解决行动不便难题;为带小孩家庭提供母婴候车室,尽显人文关怀。
然而,在诸多变化之中,铁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始终不变。安全、便捷、舒适,是铁路服务旅客一以贯之的核心目标。每年春运,都是铁路的一场“大考”,面对节前返乡探亲和休闲度假的客流高峰,铁路部门科学调配运力,精心优化列车开行方案。从列车的日常检修,到线路的安全巡查,从严谨的调度指挥,到高效的应急处置,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春运安全稳定、秩序井然。这种对责任的执着坚守,是铁路发展的不变底色。
铁路的“变”与“不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科技的进步与服务的升级,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初心;而对初心的坚守,又为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动车组为例,作为铁路现代化的代表,它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模式。2025年1月,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和周转量占比可观,已成为铁路运输的中流砥柱。但无论是普速列车还是动车组,为旅客提供优质出行服务的核心目标从未改变。
展望未来,铁路发展前景广阔。铁路部门应以春运数据为指引,持续深化智能化应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旅客出行需求,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提高运力利用效率。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密切,铁路部门要加强多语种服务培训,提升客运员国际化服务水平,方便外国旅客出行。还可结合各地文化特色,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如冰雪旅游专列、红色旅游专列等,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
铁路的“变”与“不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铁路行业坚守初心的生动诠释。从春运数据的稳步上扬,到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铁路部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未来,铁路行业必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