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 这场发布会释放重要信号
中国网2月20日讯 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介绍,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广泛收集外资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和诉求,在“外资24条”等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4个方面,进一步提出了20项政策举措,形成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日前已正式公布。
“外商投资对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好《行动方案》、服务好外资企业,为各国企业投资中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创造良好条件。”凌激说。
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
凌激介绍,《行动方案》明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举措,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等有关措施。
释放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行动方案》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提速加力,进一步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在自贸试验区持续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行动方案》提出,要精心设计实施“投资中国”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与有关国家的双边投资促进工作组机制作用,央地协同联动开展境外投资促进活动,优化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相关规定,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新型工业化进程等举措。
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行动方案》提出,将更多外资项目纳入重大外资项目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尽快明确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优化药品带量采购,继续稳妥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有针对性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提升外资企业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举措。
凌激表示,《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近期,按照国务院部署,商务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服务保障外企”工作,发挥各级外资专班作用,上门走访外资企业,现场了解企业诉求,推动解决问题,如果现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请地方逐级上报协调,切实解决外资企业的合理诉求。
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表示,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在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方面,将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一对一”走访外资企业,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华中介绍,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系统谋划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将会同相关部门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等7个领域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相通相融;在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4个市场有序推动扩大自主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此外,还将推动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系统化改进外商投资管理和促进工作。
其次,制定出台稳外资的具体支持政策措施。华中表示,坚持问题导向,拟会同有关方面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等,这些重点工作都已写入《行动方案》。
开发区一直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投资促进的重要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的修订工作,坚持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完善开发区土地管理,以亩均效益、集聚集约、增量增速、减污降碳等为导向引导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开发区在吸引外资、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华中还指出,为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外商投资中国百问百答》,希望能帮助境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外商投资环境,更好服务外资企业投资落地、生产经营和外籍人员在中国的工作生活。做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的落地服务,目前前八批66个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已完成投资约940亿美元,其中33个项目实现了全面或部分投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将继续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推动前八批项目加快落地,并适时发布第九批项目。
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企超123.9万家
吸引和利用外资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凌激介绍,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
凌激表示,吸引外资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华的外资企业贡献了近7%的就业,七分之一的税收、约三分之一的进出口、二分之一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
吸引外资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在制造业领域,有31个大类和548个小类都有外商投资。我国作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外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资企业通过其供应链带动资本、技术、原材料、产品、服务等跨境流动,使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助于我们打造更加开放、富有韧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此外,吸引外资有助于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每年62.9万人增加到83.8万人,增长33.2%,研发投入从2015.1亿元增加到3757.6亿元,增长86.4%,有效发明专利数从7.5万件增加到32.7万件,增长336%。
“总的来看,积极吸引外资,对内有助于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对外是更好地以开放促合作促共赢。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开放创新,通过积极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发展我国新质生产力。也欢迎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凌激说。
编辑:赵晓雯
编审:彭瑶 魏婧 王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