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中国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长期资金
中国网1月23日讯 日前,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系列具体举措。
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也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实施方案》明确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安排:对公募基金,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也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的长期资金。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
《实际方案》除了提升投资比例外,还延长了考核周期。考核周期短是多年来制约商业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一些中长期资金扩大A股投资的一个重要卡点。“实施长周期考核,能够有效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吴清表示,《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
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吴清强调,《实施方案》各项举措落地,将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稳步扩大投资规模,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给与结构,巩固资本市场回升向好的良好局面;有助于中长期资金提升长期投资回报,更好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实现中长期资金保值增值、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编辑:赵晓雯
编审:魏婧 张艳玲 王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