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丨国家文物局:推动考古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文物科技有效供给
中国网9月25日讯(记者 彭瑶)我国拥有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40项世界文化遗产及4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国。
在国新办9月25日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国家文物局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物工作在以下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文物系统保护全面加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序实施,“应保尽保”理念渐入人心。长城、石窟寺、文物建筑、廊桥、革命文物保护等有力推进。持续开展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一批重大法人违法案件和安全事故,文物安全状况持续向好。
文明研究阐释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成果丰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深海考古迈向世界先进水平。推行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的“先考古、后出让”政策在24个省份落实落细。
文物传承利用成风化人。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免费开放率超91%,2023年举办4万余个陈列展览、38万余场教育活动,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革命纪念场馆和革命文物发挥思政教育功能。135家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及立项单位、187家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及立项单位,成为公众近距离感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重要场所。《寻古中国》《何以中国》《国家宝藏》等节目广受好评,以文物为题材和灵感的“国潮”“汉风”文创,增进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人文交流合作扩大影响。“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等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发起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联盟成员国、伙伴国、观察员国数量达到20个。中国考古走进埃及、玛雅文明腹地,深入法国、突尼斯、南非、中亚等20多个国家,开展48项联合考古。文物保护修复国际合作拓展到6国11处,柬埔寨吴哥古迹、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缅甸他冰瑜佛塔等项目受到当地民众好评和国际社会的赞誉。43批次、19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文物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
文物治理能力切实增强。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文物科技全面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数十项文物科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成立,秘书处落户中国。举办全国文物行业技能大赛,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发布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职业标准,文物、博物馆学科专业设置优化提升,文物全科人才培养让基层后继有人。
9月25日,国新办举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中国网 庞睿 摄
推动考古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启动实施夏商文明研究工程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努力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据关强介绍,18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十四五”期间990余项主动性考古项目有序实施,郧县人、皮洛、良渚、二里头、三星堆遗址等一系列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郧县人、陶寺、良渚遗址被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阿、中非联合考古深入开展,中国考古影响力不断扩大。
南海西沙西北陆坡深海考古取得重大突破,接下来将推出展览。“南海Ⅰ号”发掘保护珍贵文物18万余件,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保护,二期保护工程即将启动,中国水下考古技术和装备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24个省(区、市)土地“先考古、后出让”政策落地,有力保障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全国建成55家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80家立项单位,三星堆、石峁、殷墟、七个星佛寺等一批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成为文化传播、文明传承的重要阵地。
关强表示,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认真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动考古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将重点推动重大历史问题的攻关,启动实施夏商文明研究工程,建设好国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促进多学科、跨区域专业力量、资源整合,强化科技应用支撑,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全面推动学术科研、国际合作、管理创新和队伍建设,系统提升中国考古的专业化、科学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水平。继续促进考古成果的社会共享,持续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建设富有活力的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等,推动考古研学,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考古体验场所和产品。
组织修订《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推动建立保护工程技术监督体系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文物建筑占比是62%,在766722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文物建筑占比是53%,总数超过了40万处,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介绍,十八大以来,国家文物局一方面利用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用于100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作,持续改善文物本体的保护状况。另一方面,严格管控,高水平引导文物建筑周边的建设活动,赓续城乡文脉。
近年来,根据文物事业的发展情况,国家文物局不仅关注国保单位的保护修缮,也将事业延伸到了文物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延伸到了预防性保护路径的探索,部署实施了预防性保护的试点工作。特别是关注低级别文物保护,持续开展拯救老屋行动,开展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近期支持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和政府一般债券用于低级别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有力改善了文物建筑的整体保护情况。
邓超表示,下一步,要以文物保护法修订为契机,组织修订《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针对现在社会各界比较关心的文物建筑的招投标、文物建筑材料,包括工匠问题,提出改革举措。推动建立保护工程的技术监督体系,加强世界遗产、国保单位和省级古建院所文物建筑力量配备,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加强文物建筑的后备人才培养。
同时,加强系统保护和研究性保护,编制文物建筑保护研究“十五五”专项规划,启动“营造中国”计划,依托应县木塔等一批重大的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推动高水平保护、研究和展示。“在此过程中,既要保护展示建筑、造像、壁画、碑刻、彩画的深厚价值和它的研究史、保护史,也要整体保护与这些建筑共存共生的周边环境、古树名木、文化景观,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物建筑工作高质量发展。”邓超说。
加强文物科技有效供给 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近年来文物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对文物科技的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部署。国家文物局部署实施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强文物“防、保、研、管、用”等典型应用场景的科技供给。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介绍,过去三年,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就取得了289项新技术新方法,获得专利授权235项。目前我国土遗址保护、壁画保护、纺织品保护等保护技术都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今年,国际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成立,秘书处落户中国。国家文物局的重点科研基地已达到40家,下设125个工作站,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布局进一步优化。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积极推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文物领域重点专项,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切实加强文物科技有效供给。积极推动设立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技术和人才集聚高地。同时,完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布局,加快文物考古标本资源库、文物保护科技数据中心建设。完善文物领域学科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做大做实后备人才底座。
编审: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