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中国发布 >

中国发布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 央行、发改委、财政部释放重要信号

来源:中国网      2024-03-21      作者:赵晓雯     责任编辑:赵晓雯

中国网3月21日讯 3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就近期投资、财政、金融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在强化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的基础上,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制造业、基础设施、民营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宣昌能介绍,从总量看,信贷总量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前两个月新增贷款6.37万亿元。

从结构看,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信贷增长保持高位,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薄弱环节。2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3%,前面也说到,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5%;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4.0%,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4.2%、18.5%、21.4%,均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0.1%,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1%;前两个月增加1万亿元,同比多增1102亿元。2月末,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4.4个百分点;前两个月增加2.53万亿元,同比多增1708亿元。民营经济贷款呈现量增态势。2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5个百分点。

宣昌指出,我国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存款成本下行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有利于拓宽利率政策操作的自主性,设立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将助力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加快发展。

宣昌能表示,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大力度盘活存量金融资源,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

目前我国信贷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

谈及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自去年8月以来扩张5万多亿元的问题时,宣昌能表示,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7%,仍然是投放流动性的重要手段。另外,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约45万亿元,贷款余额是244万亿元,两者的比例接近1:5,与国外央行相比,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是有效的,目前信贷增速也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助于实现央行法定目标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外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动也很受关注,特别是国外主要央行的QE、QT等,也是因为他们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几乎为零,调节余地很小,更多是通过主动扩表和缩表来调节流动性。”宣昌能指出。

宣昌能表示,近年来,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现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以此实现法定目标。央行实现目标时,会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

其中,降准会减少准备金需求,释放长期流动性,对央行资金有替代作用;央行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增加债权,会主动投放流动性。降准多一点,央行资产负债表就会扩张小一些;降准少一点,央行资产负债表就会扩张大一些。具体使用哪种工具,需要结合不同形势需要,量上也会有多有少,总体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我国政府负债水平是适度的

对于如何看待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和保持财政运行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问题,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宏观调控需要多种工具有机组合、共同作用。从财政政策看,今年就是要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提出的“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工作要求。其中“适度加力”不仅体现在赤字政策,还包括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等多种政策工具。

廖岷指出,今年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是4.06万亿元,比去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通过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安排财政支出达到了28.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保持了较高的支出强度。考虑到去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大多都是在今年使用,实际上支出效果将更多体现在今年。除此之外,今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000亿元,还有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再加上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所有这些政策,将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必要和有力支撑。

“大家对中国政府的债券发行工作十分关注,按照整体财政计划安排,这些国债正在陆续发行。中国政府债券在市场上一直受到广泛欢迎,过去几个月,海外投资者连续多个月增持,成为亚洲表现最好的政府债券之一。”廖岷说。

廖岷还提到,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财政部门始终坚持统筹稳增长和防风险,统筹需要与可能,科学合理安排赤字水平、政府债务水平,确保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过去几年,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中国的赤字率也保持了相对稳定,在主要经济体中,这是中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2018-2023年,财政赤字率总体控制在3%以内。2024年赤字率按3%安排,也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确定的。“总体看,我们认为,我国政府负债水平是适度的,既符合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实现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廖岷表示,今年,财政部继续立足财政职能,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其中,将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在制订财税政策时更加注重促进就业。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的救助资金预算667亿元,支持落实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

支持经营主体稳定就业岗位,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着力降低经营主体成本负担。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按比例返还上一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吸纳就业。

助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和吸纳其就业的小微企业申请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贴息。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倾斜,据财政部内部测算,预计2024年可撬动1.3万亿元新增贷款,稳定就业岗位超过1200万,拉动新增就业超过60万人。支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创业补贴。

廖岷表示,今年继续聚焦重点群体就业,鼓励企业加大招用力度,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给予就业见习补贴。挖掘更多基层就业机会和岗位,实施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等,财政部门都将给予支持,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同时,对符合条件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艰苦边远等地区就业的,其学费实行补偿代偿。此外,持续为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提供分类就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将完善管理考核机制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盘活存量、提升效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避免资金沉淀空转。“2月末,贷款余额达244万亿元,主要反映企业和居民存款的M2余额高达300万亿元,这些存量资源都是企业和居民支配使用的,都可以用来支持经济发展。”宣昌能说。

宣昌能表示,央行正在加强监测,将继续密切关注企业贷款转存和转借等情况,配合相关部门,完善管理考核机制,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防范资金空转效果已经在显现,随着企业规范资金使用,融资总量增速可能会比以前低一些,但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支撑力度反而会更大。

“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存量规模已经足够大,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会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同样增速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依然是稳固的。”宣昌能说。

正研究起草《民营经济促进法》

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民营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促进民间投资的17条政策措施,推动解决民营企业的问题诉求,建立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也向社会公开推介重大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等,大力营造民间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显示,截至2月29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共计1612个,总投资规模2万多亿元。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去年后几个月全国民间投资增速逐步企稳,今年1-2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增速由负转正,可以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刘苏社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着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努力保持民间投资稳定增长态势。

完善制度环境,让民营企业“安心投”。国家发展改革委目前正在研究起草《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为民间投资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拓宽投资空间,让民营企业“有的投”。刘苏社介绍,主要是推动地方和相关行业落实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管好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中的民间投资引导专项,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强化要素保障,让民营企业“投得好”。建好用好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通过投贷联动、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等机制,加强民间投资项目的融资和用地等要素保障,促进更多的民间投资项目落地实施。同时,还要加强对促进民间投资工作的评估调度,充分调动地方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积极性,推动各方面形成工作合力。

编辑:赵晓雯

编审:魏婧

中国发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 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