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两会提振经济发展信心丨31省份公布GDP 蓝图已定 “干就完了”-中国网
分享缩略图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中国发布 >

省级两会提振经济发展信心丨31省份公布GDP 蓝图已定 “干就完了”

来源:中国网      2024-02-01      作者:魏婧     责任编辑:魏婧

中国网2月1日讯(记者 魏婧)1月中下旬省级两会陆续召开。回顾过去一年的经济发展,全国31省份中有18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或持平。截至1月30日,各省份均公布了2024年GDP增速目标,其中,有18省份在5%左右及以上,最高的为8%。新的一年,各地将如何围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布局发力,仍是社会各界翘首以盼的重中之重。

17省份GDP跑赢全国 经济大省挑大梁

从各地2023年经济发展成绩单来看,在31省份中,跑赢全国GDP增速5.2%的有17省份,北京增速与全国持平。增速最快的前三省份为海南、西藏和内蒙古,分别是9.2%、9.5%和7.3%。黑龙江2.6%的增速则处于最末位。

达到或超过2023年GDP增速目标的省份有14个。其中,放眼几个经济大省,可以看到江苏、山东、浙江与四川四省份均达标或超额完成任务。排名原本位列第五的河南距预期落差最大,被原本第六位的四川反超。而广东虽未达预期,却仍可圈可点。

2023年31省份经济增长完成情况。图表:魏婧

1月23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广东2023年GDP总量为13.57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时,王伟中表示,“广东坚决扛起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全省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回升向好”。

广东已在头把交椅稳坐35年,位列第二的江苏近年来也势头猛进,GDP增速已连续四年超过广东。1月29日,江苏省统计局局长王显东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江苏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内生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工业生产加快恢复,社会烟火气稳步回升,总体呈现“稳”“进”“新”特征。

从数据来看,几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近半数。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稳步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大省率先扛起了发展大旗,迈上新台阶。2023年,山东全省生产总值为92069亿元,首次突破9万亿元大关;浙江经济总量突破8万亿元,全省生产总值82553亿元,比上年增长6.0%;2023年,四川省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台阶,人均GDP突破7万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其中指出,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新的一年已然开启,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大省任重道远。

近日,在省级人代会上,各省对此也纷纷予以回应。四川省省长黄强表示,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底气,拿出迎难而上的勇气,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切实肩负“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重任。浙江省省长王浩谈到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时则强调,浙江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国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2024年31省份经济增速目标。图表:魏婧

增信心强底气 目标已定看准就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但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截至1月30日,31省份均对外公布了2024年GDP增长目标。上海、北京、广东等18省份GDP增速定为5%左右及以上,其中,浙江、河南、黑龙江、贵州、辽宁、福建、陕西、河北明确目标为5.5%左右;四川、湖北、湖南、安徽、重庆、吉林、甘肃、宁夏8省份均在6%左右,新疆为6.5%左右;海南和西藏为8%左右;天津则设定了4.5%左右的增长目标。

与2023年GDP增速相比,广东、福建、天津、黑龙江等13省份上调了今年的GDP增速。

对于今年提出的5%左右的增速,上海市市长龚正在市人代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指出,实现这一目标要经过十分艰苦的努力,必须奋力一跳甚至奋力两跳。但他也指出,有信心、有底气实现该目标。龚正介绍,去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72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城市前列。今年上海要围绕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重点加快构建“培育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等一系列现代化产业体系,继续加大经济总量,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接着,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也成为今年省级两会高频词,多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作为重点布局提出。

浙江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链一策”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支持杭州、宁波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重庆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明确要求,今年要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工程,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改革试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7%,为新质生产力厚植创新沃土。

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82.5%,商务部也将今年定为“消费促进年”。因此,扩内需、促进消费也是各省份本年度聚焦重点工作,各地纷纷表示要下大力气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大宗消费依然位于首位。如山东提出,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促销,举办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等促消费活动200场以上,推动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扩面。重庆提出,完善落实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智能家居、绿色建材等消费促进政策,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除此之外,四川、江西、安徽、云南、山东等省份均提出培育壮大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型消费。

多地还打出特色旅游消费牌。如去年年底,哈尔滨凭借冰雪旅游火爆出圈,黑龙江成为最热门冰雪旅游目的地。哈尔滨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2080.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居东北地区之首,全年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增长85.1%和213.8%。黑龙江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将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加快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筹办第九届亚冬会,冰雪季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收入超1500亿元,以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重庆则提出,将扩大文旅消费,抓住不夜重庆、研学露营、冰雪避暑、后巷经济等消费热点,加强与周边省市旅游联动,用好便利过境停留、离境退税等政策,开发更多沉浸式消费场景,推出更多国货潮品、文创精品。

各省份对于2024年“干什么”蓝图已定,至于“怎么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早已指明方向——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这是对当前各地开展经济工作最务实的指引,同时也是最有力的鞭策。

编审:蔡晓娟

中国发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 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