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近半儿童受人口流动影响!让孩子留在父母身边要先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网5月12日讯(记者 彭瑶)儿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传承的保证,其发展状况构成未来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由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编写的《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下称《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指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0—17周岁儿童人口为2.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1.1%。其中,近半儿童直接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
《2020 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报告中有关留守、流动儿童的数据。
1.38亿儿童受人口流动影响 在流动与留守之间转换
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流动儿童是指流动人口中的0—17周岁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跨乡镇街道外出流动半年及以上,留在原籍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0—17岁儿童。
《报告》显示,2010—2020年流动人口规模大幅增长69.7%,从2010年的2.21亿人增至 2020年的3.7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26.6%。有未成年子女的流动人口有些将子女一起带到流入地,有些则选择让子女留守在老家,还有一些大龄儿童独自外出求学或务工,这些流动或留守儿童也因此直接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
2020年,全国流动儿童7109万人,留守儿童6693万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合计1.38亿人,占中国儿童总人口的46.4%。儿童的流动和留守状态并不总是固定的,可能随着家庭状况、个人所处的年龄和受教育阶段在流动与留守之间转换。
“流动儿童的增加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因素有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解决留守和流动儿童问题,关键要让他们享受在父母工作地“同城求学”待遇,这也是国家反复强调要推进的政策。但一些地方仍存在入学门槛高、升学有障碍等现象。“有的孩子在城市读了几年书,还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学习、考试,成为了‘回流儿童’,这让他们觉得被城市抛弃,又难以融入乡村,影响了学习和心理健康。”
探索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让“教育经费随学籍走”
为保障留守、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16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重点地区,初中等重点学段,以及流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贫困儿童等重点群体的监控;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2021年起,各地均不得要求家长提供计划生育、超龄入学、户籍地无人监护等证明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仅凭居住证入学。
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429.7万,在公办学校就读(含政府购买学位)的比例达85.8%,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89.2%)大体相当。绝大部分地区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可以在当地报考职业中等学校。2021年,共有27.7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比2013年增长63倍。
熊丙奇认为,当前在推动教育公平方面确实取得很大进步,但要保障每个随迁子女享有“同城入学”的平等机会,仍要不断降低入学门槛,并结合人口流动,探索建立以省级财政统筹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教育经费投入主要包含两大部分,除主要用于学校的日常运转等的公用经费外,教师工资待遇占总教育经费约70%。后者由以县级财政为主的地方财政保障,比较难以流动。流入地要增加学位供给,就必须增加投入招聘教师,还会受到编制的制约,导致流入地通过提高入学门槛、扩大班额、招聘不占编制的临聘教师来解决问题。而实行“教育经费随学籍走”,省级财政统筹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可以提高不发达地区教育的投入保障力度。
“学生在省内流动,省级财政直接划拨,而如果跨省流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部分可以直接划拨,实行省级财政统筹部分也有跨省流动的基础,这就实现了各地教育经费随人口变化的动态调整。”熊丙奇说。此外,由省级财政统筹可提高财政实力薄弱县教师待遇的保障力度,缩小义务教育发展差距,推进义务教育省域内均衡发展。
2023年,北京市非本市户籍学生小学入学流程公布。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网页截图
建立儿童国家监护制度 减轻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流动儿童中,有61.8%与父母双方一起居住,13.1%与父母中的一方一起居住,还有3.5%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此外,21.7%的流动儿童与父母和祖父母以外的其他人一起住,包括异地就读寄宿学校或打工的儿童。《报告》指出,父母共同参与通常更适合儿童成长,在制定和完善儿童政策和家庭政策的过程中,需要给予不能与父母共同居住的儿童更多关注。
如何让更多儿童能与父母一同生活?熊丙奇提出,除了保障儿童“同城求学”的待遇外,还可以建立儿童国家监护制度,即每个儿童从出生起到18岁,都享有国家提供的基本生活费、免费医疗、免费托育、免费基础教育,以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
“当然,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当前,我国已经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一些省市在推行15年免费教育,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学生实行‘营养餐’计划。另外,舆论也一直呼吁,要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减轻家庭教育支出。”熊丙奇表示,至少应该把建立儿童国家监护制度,作为接下来保障儿童权益,扩大教育公平,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重要方向,发展普惠托育,探索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发展高中免费教育。
(责编:魏婧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