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宪和的水墨人生:为人民书画,为山河写照

发布时间:2023-04-18 10:20:29  |  来源:湖南日报  |  作者:马如兰 谢江 周敏  |  责任编辑:彭瑶
分享到:

2022年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复评结果近日出炉。汨罗书画院院长雷宪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归途》成功入展。

这是继雷宪和的中国画《早春》入展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画《冬山如睡》入展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后,取得的又一创作佳绩。

《早春》

短短3年时间,国画作品3进“国展”,雷宪和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

雷宪和

结缘

雷宪和有位钟爱写字、画画的舅舅,他从幼时便耳濡目染。6岁半那年,雷宪和所在的白塘公社农科大队有位雷姓“生生”(汨罗方言),是队上知书达理、能文能墨、德高望重的“先生”,雷宪和便常去“生生”屋里走动。

听启蒙老师吟诗作对,看他下笔成章,幼年雷宪和对书画艺术种下向往的种子。小学阶段,在“生生”的教学下,雷宪和熟练掌握楷书,经常负责宣传标语大字书写。初中时期,教授美术的钟老师开始教习雷宪和绘画。

虽身在小山村,雷宪和却不能抑制对艺术文学的向往。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宣纸他便退而求其次用草纸;想写字没有墨,他便想出个“独门妙计”:把煤炭块套进袜子里,洗出细腻的黑水,再加入松脂油熬制,待冷却后再过滤,就成了“墨汁”。

当年在白塘流传着数个武术“门派”,雷宪和从小便崇文尚武。6岁半,雷宪和就开始跟着哥哥偷偷“学打”,习得一身好武艺。乡亲们谈起雷家孩子总夸:“文不借笔、武不借刀”。

到雷宪和高中时,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1983年底,雷宪和终于怀着满腔报国热忱,奔赴广西前线,参军作战。

在部队时,雷宪和负责测绘工作。开烈士追悼会时,一线部队条件简陋,雷宪和便为烈士画像,写大字、作挽联。后来,在广州军区举办的书法比赛中,雷宪和崭露头角,斩获一等奖。

阵地

90年代末转业回到汨罗后,雷宪和发现,汨罗文化圈层基础薄弱:“裱字都找不到地方,几乎没有书法展、美术展,没有配套场所,氛围淡泊,青黄不接。”

2002年底,雷宪和找到时任宣传部副部长钟伟兼汨罗文联主席与时任汨罗骚坛诗联学会副会长任建云,一拍即合,决定成立汨罗市书法家协会与美术家协会。

“当时既缺钱,也缺人,于是决定通过活动检阅文学艺术界后备力量,发现苗子。”3人一道四处奔波、筹措经费。2003年,汨罗书协、美协成立,雷宪和任书协主席。

从名家邀请展,到汨罗本地书画展,汨罗跋涉了数年。2005年,汨罗书协自筹款项参加省书协主办的湖湘书法艺术院的分展:汨罗江书法艺术展、雷宪和书法艺术展。雷宪和回忆:“汨罗成为当时全省第一个以县级为单位,自筹、民间自发参加省级艺术展的地区。”

2007年,汨罗举办的一场“笔墨英雄大会”现场书法大赛,持续1个月之久。上至耄耋老人下至5岁儿童,都纷纷落笔泼墨,还有不少外地人赶来参赛。

“这场大赛曾轰动一时。当时我们想,势头造起来了,汨罗要有个搞沙龙、练书法、谈诗词的地方。”雷宪和与钟伟便开始四处寻访、自筹资金,办起汨罗书画院。同年12月,汨罗书画院经该市委、市政府批准正式在高泉北路挂牌,时任该市文联秘书长、市书协主席、美协会常务副主席雷宪和担任院长。

2011 年,在汨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汨罗书画院搬迁至屈子公园。这里芳草如茵,垂柳依依;廊桥回转,亭台水榭。在如诗如画的屈子公园内,书画院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更添浓郁的人文韵味。

书画院自成立以来,聘请过夏湘平、邹德忠、彭铭利、刘一平、曾维纲等书法美术名家担任顾问和名誉院长。自成立之日起,全天候对市民免费开放,免费开展书法美术展览、交流和培训;邀请当代著名书法家易洪斌、刘洪彪、邹德忠、鄢福初,以及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等数十位文化名人到书画院讲学传道。

韩少功(右)与雷宪和在汨罗书画院

如今,书画院作为汨罗一张文化名片,每年接待各地游客超3万人次。

2018年,在汨罗书画院成立10周年之际,省文联授予该院“湖南省文艺惠民服务基地”。当天的座谈会上,雷宪和从时任汨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翔手中接过牌匾。来自汨罗文化艺术界的老、中、青三代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肖凌之(中),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左)一行考察汨罗书画院

水墨年轮,诗书画意。“十年来,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春夏秋冬,每天都有书友、画友在这里研读,切磋,这里是许多市民的养心之地。”时任汨罗市政协主席彭千红为书画院坚守书法正道、服务人民大众的做法点赞。

他期待汨罗书画院打造百年书画院,成为该市深厚文化积淀的传承之地,还为书画院书就一幅对联:“骚心不改盈十载,笔墨同情是一家”,并引用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勉励书画院和全市所有的书画爱好者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2016年,雷宪和担任汨罗市屈子文化园文化艺术顾问,为园区征集对联、牌匾,奔走北京、上海、南京、江西等多地,拜访30余位艺术家。夏湘平、沈鹏、苏士澍、孙晓云、刘洪彪等大家为园区挥毫赠墨宝。如今,屈子文化园不仅是汨罗文旅圣地,屈子书院更成为书法作品集大成的“殿堂”,许多书法爱好者不远千里前来观赏。雷宪和也为书院求索厅用楚简书写3000多字的楚辞节句。

桃李

有了书画院,汨罗民间书画的发展与培植就有了“根据地”。

时任市书协名誉主席、书画院顾问曾维纲,曾在书画院讲诗词国学,每天一小讲,每周一大讲。这一讲,就是8年。

雷宪和推行“朝阳工程”,培养青少年书法美术。点、横、竖、撇、捺,雷宪和手把手教,学生点点滴滴练。研墨提笔、屏息静气,直至横平竖直、显中正平和之体。

雷宪和开展少儿书法培训

不论成年人还是小学生,来到汨罗书画院的第一课,雷宪和都告诫他们:“认认真真学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渐渐地,书画院的社会功能开始凸显,文化窗口效应显现。

“学书画,要有一片净土。有人愿意学,我就认真教。”近年来,雷宪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书画新人。其中,汨罗青年戴裕洲曾以全国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中央美院,师从书画大家王镛。攻读博士学位后,成为中央美院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在戴裕洲的第一本个人作品集扉页,雷宪和为亦徒亦友的他写序:“不要成‘大师’,要成‘宗师’,传承经典。”

在名家讲学、彼此切磋中,汨罗书画爱好者技艺不断精进。截至目前,该市已有 20余人加入省级各艺术家协会,30多人加入地市级各艺术家协会。

“奋进新时代,翰墨写华章”汨罗书画院书法作品展开幕,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6年来,汨罗书画院承办各类省内书画展览,学术研讨笔会,全国诗歌大赛,书画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送春联以及开展各类免费培训活动600余场次。如今,汨罗每个乡镇都有书法协会。

喜好独处的雷宪和不言不语,默默守好书法院一方天地,给予社会文艺自由空间,让更多爱好书画的人身心得到栖息:“希望为汨罗的文化生态注入新血液,对汨罗文学艺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雷宪和当院长,剔除名和利,不为当官赚钱。开始的几年,他都自掏腰包“做公益”,自费提供纸笔墨。一个人要扮演院长、老师、出纳、卫生员等多重角色。一年一年过去,汨罗学书法、爱书法的人日益多了起来,学员从1年20名,到如今1年300余名。

如今,汨罗学书画不再是文人雅士的专属。教师、农民、工人、学生纷纷拿起笔来,在方寸天地肆意挥洒。

年过的花甲许明权学习书法6年来,不仅愉悦身心、修身养性,还带动子辈孙辈一起学;面对“坐不住”的小学生毛博文,雷宪和用趣味性绘画的形式解读笔画结构,耐心引导教学,让毛博文从拒绝学习到爱上书法……

气韵

雷宪和已是中国工笔画家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在艺术道路上,他认为,喷薄式的灵感来自天真,不应做作矫饰。他最认可“书肇自然”,“气韵生动”,“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他的山水画多以水墨为主,在体现新山水意境中更多融入草书摩崖高古的线条之美,将墨色分离成组与汉草点线相融使画面或淡雅清新,或苍茫荒寂,或如沐春风生机盎然。书法近写唐宋远取魏晋上朔商周,取诸家之长合绘画之元素逐成一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找寻创作灵感,2018年,雷宪和自驾从四川入藏,一路途经甘肃、青海、西藏等地,游历名山大川,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披着青松与白杨的岗峦,映着鲜花与绿草的山泉,阵阵松涛和着悠悠钟声,绿茸茸的草地衬着古庙琉璃瓦上的夕阳……

一日,在青藏高原游历的雷宪和路过雪山。只见雪山峰上白茫茫一片,山脚则树木葱茏,呈现一派好看的青黛色。春天和寒冬的极致对比重重撞击着雷宪和的眼和心:“搞艺术就是要激发矛盾、创造矛盾、拉大矛盾,再平衡,这样出来的作品肯定有意思。”

2018年开始画草稿,2019年完成第一稿——雪山下裸露石块的纹理,象征民族坚韧不拔;虽大雪压顶,下方的草甸地带依然生机盎然。然而,这幅画几次投稿“国展”却未能入展。

雷宪和苦苦思索,在山腰加上一笔高铁,用时代的步伐碰撞极致的自然之美,再添上马匹、人物,为画面增添动感……2年来,六易其稿。

2018年12月,他的草书作品《秋咏》入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军书法作品展”。3个月后,“悲鸿精神·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复评选结果出炉,雷宪和受雪山灵感所创作的工笔雪景山水《早春》从全国15000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并获奖。

《秋咏》

“中国画的形式和艺术手法千千万万、光怪陆离、无所不有。”自此,雷宪和为大自然雄浑、博大的底蕴所深深折服,对中国山水画的思考逐渐沉淀下来,向传统探索中国画的艺术表达方式与语言,研究融写意、工笔于一体的创作路径。

2021年,在第十一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中,全国几千名画家参展,雷宪和又凭借工笔画《冬山如睡》,进入前30名,斩获优秀传承奖。

《冬山如睡》

《冬山如睡》探索山水画艺术语境,把传统知白守黑原理贯穿始终,突出其视觉效果,让人耳目一新。自《早春》之后,短短1年多时间,雷宪和的画作再一次进入“国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创作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一、二、三届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夏湘平评价祝贺道:“凡从艺有成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天分、二是勤奋。宪和同志算是兼而有之的,他数十年来潜心钻研于翰墨丹青之中,始终不懈努力,更是转益多师,开阔眼界,近年来工笔画作品《早春》《冬山如睡》入选国展获奖,正是多年积累而成,可喜可贺。屈子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宪和同志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夏湘平(中)与雷宪和在北京

笔耕不辍,学习不止。迈入“知天命”之年的的雷宪和拜书画大家夏湘平为师,静心修炼;参加全国各类书画培训10余次,曾修业于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中国工笔画学会青年名家王冠军工作室专题研修班、中国人民大学刘洪彪书法高研班。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刘洪彪作评《读宪和君画作》:“《冬山如睡》太迷人,冰榻雪衾天地恩。近岭披襟容万物,远峦敛迹待三春。”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工笔画家彭铭利评雷宪和山水画:“他以书法入笔,融古今手法,借工笔及西画之元素,自成一帜。”

“每一天,社会都在变易,城市都在发展,这些都让我产生触动。”创作道路上,对雷宪和而言,“站位”是个逃不开的关键词,“我会时刻记住,我为人民而画。我要表现大美山水,表现时代欣欣向荣,为祖国山河写照,对身边的人和事做表达,尽量把美好的东西留下来。”

作者:马如兰 通讯员 谢江 周敏

责编:马如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