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航逐渐走出谷底,作为民航网络布局中重要节点的中小机场,该如何实现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中小机场作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在改善地方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月12日,在第五届民航中小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小机场四型机场建设研讨会现场,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作出上述表述。

过去十年,机场布局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展。据悉,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运输机场254个,其中年旅客吞吐量在一千万人次以下的机场有213个,占全国运输机场总量的84%;运输机场已实现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90%的人口、93%的经济总量。

“当前中小机场运行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稳中有忧,内部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中国民航局机场司司长张锐在现场表示,中小机场大多地处偏远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大中型机场相比较,运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也更容易成为整个运输机场安全保障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韩钧也指出,“当前中小机场覆盖不足、安全基础不牢、服务水平不高、专业人才匮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短板依然突出,疫情对中小机场经营效益、人员队伍等都带来不小冲击,相关因素叠加,也给中小机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期待。”

谈规划建设:运输机场总量仍偏少,下一步要重新筛查408个机场布局

“我国中小机场布局规划有待完善,服务保障能力仍需提升。”谈及中小机场在规划建设和运行中面临的挑战,韩钧表示,从服务覆盖上看,虽然已建成投用254个民用运输机场,但相较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发展潜力,我国运输机场总量仍然偏少,机场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韩钧进一步表示,“我国民航的运输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是集中建设期,和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不是一个相同的状态。所以从要素保障上,尤其是资金保障上,建议要更加重视我国运输机场的建设。”

“要加快机场布局规划落地,提升系统保障能力。”韩钧表示,目前全国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00多个城市没有机场,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了2035年运输机场合计达到400个左右。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于2017年正式印发《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规划中提及,远期运输机场规模将达到408个左右,将视区域发展、航空运输需求和周边机场等情况,在制定五年规划时研究确定是否开展前期工作。通用机场转化为运输机场,需具备相应条件并按相应程序报批。

韩钧在此次论坛现场表示,下一步将对408个机场的布局要重新做筛查,机场基础设施作为一个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需要更加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融合,要和经济中心、人口中心相匹配,综合交通相衔接,包括更好贯彻国防要求,在此背景下要对2017年的布局规划进行修编。

张锐在现场还提及了中小机场人员资质问题突出的问题,“特别是中小机场的管制人员,目前依然未纳入空管系统的工资体系,工资水平完全由市场调节,相关人员的稳定性严重不足。疫情以来,全国中小机场管制人员流失近400人,流失率超10%,导致中小机场管制人员队伍建设滞后、人员短缺,一人多岗、疲劳上岗问题突出。”

韩钧也指出,关键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据不完全统计,疫情以来我国中小机场保障人员流失约2250人,流失率6.8%。

张锐指出,疫情情况下,中小机场业务量进一步缩减,相关从业人员的资质能力和操作熟练度不同程度存在滑坡、生疏的问题。同时,部分中小机场关键岗位专业人员规章意识不强,违章作业仍是当前中小机场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

“强化集团统一管理,合理解决中小机场人员资质能力问题。”张锐进一步表示,目前全国中小机场中有178个分别归属于28个机场集团。因此,发挥集团公司的统一管理作用,是提升中小机场运行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各机场集团应通过加大管理、资源、制度等整合优化力度,实施业务模块化管理,成立专业化公司,统筹调配人财物资源力量,进一步加大对下属中小机场的安全管理。

谈安全形势:近期航班量分阶段恢复不是出于市场需求,是基于安全保障能力的考虑

安全形势方面,张锐表示,中小机场不安全事件数量相对较少、事件万架次率相对更低,但与此同时不安全事件占比逐步攀升。

“民航局近期一直强调,基于运行主体的安全保障能力组织运输生产。”韩钧表示,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航班量按照(2019年日均客运航班量的)75%、88%、100%为基数分了三个恢复阶段,以及今年夏秋航季还有4家航司还在限制运行,这不是基于市场需求,而是基于安全保障能力的考虑,不能超能力发展。

谈及中小机场运行安全发展工作思路,张锐提到,有效破解中小机场运行环境复杂问题需要强化企业、民航管理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工作责任落实,“我们管安全的不希望强调盈亏问题,(亏损的中小机场的盈利情况)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它的安全、效率、服务水平才是考核的重点,也是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

“要强化监管效能提升,研究开展中小机场差异化监管。”张锐还强调,将加快推动《运输机场差异化精准监管实施办法》编制工作,一体研究建立基于运行规模、综合保障能力评估结果、典型不安全事件数据等为指标的中小机场分级分类差异化精准监管工作模式。同时,将综合运用“安全监管工具箱”,结合中小机场运行安全状况,对航班量大、增长速度快以及需要大幅提升保障能力的机场,加大检查力度和频次,持续开展跨地区交叉检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水平。

谈政策支持:将从财税、投资、补贴、价格等方面加大对中小机场的支持力度

除了安全问题和人员资质问题外,韩钧也提到了中小机场在地方有效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方面的缺乏,“特别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对于一次性投入大,日常维护成本高的设施、设备配备投入方面相对较为薄弱。”

韩钧进一步指出,在功能定位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机场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过于强调机场的经济效应,忽视其社会效益,“民航局正在加快推进机场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希望通过条例的修订,下一步对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运输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理念认识上、政策保障上和管理模式上,都需要进行理顺。”

此外,韩钧还提及,要强化民航业的行业指导支持,中央部门将对中小机场的建设运营继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民航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持续梳理中小机场经营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做好政策统筹,加大政策供给,从财税、投资、补贴、价格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优化政策组合。

对于下一步在补助补贴上如何更加优化,韩钧还提到,目前民航局在资金支持方面,建设阶段有投资补助,由计划司负责;运营阶段有中小机场运营补贴,由财务司负责,近两三年减收严重情况下,民航局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资金减少同时,争取中央预算投资的加大力度的支持,确保中央资金总体支持力度不减。

“建设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核心的四型机场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小机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局长姜春水在现场表示,相比于枢纽机场,中小机场入选中国民航四型机场示范项目的比例还不够高,四型机场建设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中小机场还存在保障能力不足,运行效率不高,服务品质不佳等问题,特别是空管保障和飞行区运行中的核心风险管控能力还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