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3月21日刊登题为《东方快车》的文章,作者为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基里尔·巴巴耶夫。全文摘编如下:

习近平莫斯科之行的象征意义之大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中国领导人在连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选择前往俄罗斯首都。

此访充满深刻意义,展现了两个大国面对当今国际挑战的团结一致。

今天,那些重复俄罗斯似乎越来越依赖中国论调的西方人应当明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正如俄罗斯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

经济成为俄中元首会谈的主题。两位领导人提及的贸易额增长是双边关系发展的最显著指标,但绝非唯一指标。俄中在相互结算中逐渐过渡到本币支付,并且不断拓展在太空、科技等领域的合作规模。同时,中国还准备与俄罗斯在大型项目上展开合作,其中很可能包括普京宣布的共同开发人工智能。

当然,这还远不能概括两国领导人21日讨论的经济技术合作的方方面面。俄中在许多领域的协作都有上升空间,特别是在物流方面:现有运力跟不上迅速增长的贸易额,需要新建大型基础设施。

这不光涉及能源领域:“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尚待建设。我们谈论的还有需要扩建和改造的边境口岸以及两国之间新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线。

俄罗斯总理已宣布旨在扩大跨西伯利亚线路运输规模的新项目。普京还提到为开发北方航道成立联合工作机构。

在此背景下,不应忘记两位领导人在筹备会谈时都谈到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从另一个长期结果的角度看,此次访问也很重要。它向所有苦于美国经济、金融和军事压迫的国家发出信号,即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可靠而强大的力量中心,它将在经济、贸易、结算合作领域建设新的基础设施。

今天,这个力量中心的特点是:一方面,参与者一律平等;另一方面,追求人人普遍共享的安全。来自各大洲的多个国家争相申请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合作平台,俄罗斯和中国的吸引力从中可见一斑。

中国领导人的访问行将结束,但对新的双边项目来说,这仅仅是开始。可以预期,所有协议,包括长期协议,都将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