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中国发布 >

中国发布丨2022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如何?部门汇报一览

来源:中国网      2023-02-28      作者:彭瑶     责任编辑:魏婧

中国网2月28日讯(记者 彭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表示,根据各部门报送情况并经全国人大和政协有关方面核实,2022年国务院部门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721件,政协委员提案5865件,分别占建议、提案总数的94.8%和95%,均已按时办结。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4100余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近2100项。

过去五年,累计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1.8万余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7800余项,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各部门认真总结经验,创新方式方法,夯实工作基础,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水平在不断提高。

各部门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为常态化年度重点任务,2022年各部门负责同志主持办理建议提案9000余件次,密切与代表委员沟通,强化办前、办中、办后对接交流。2022年各部门与代表委员沟通近2.9万人次,不断提升办理实效,研究解决深层次症结,推动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

科技部

收到建议提案年均增长20%以上 改革任务取得积极进展

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林新介绍,科技部去年承办的1487件建议提案均实现高质量办结,做到了办件沟通率、按时办结率、办理满意率三个100%。近五年,科技部收到的建议提案年均增长20%以上,内容涵盖了基础研究、前沿科技、企业科技创新、科技人才、科技体制改革、民生科技等各个方面。科技部将建议提案与年度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如6名代表和287名委员提出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建议,在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规划中积极采纳,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达到6.3%,推动基础前沿领域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去年,科技部收到的建议提案涉及科技体制改革的有100多件,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改革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组织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探索使命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面对新冠疫情防控的重大需求,启动实施一批应急攻关项目。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组织方式,布局和加大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拓展多元化投入渠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科技部出台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意见,强化使命激励、贡献激励。持续开展了3轮科技人员减负行动,推出了减表、解决报销难、检查瘦身等十多项具体措施,让科研人员从非科研事务中解脱出来。开展科技人才评价和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制定实施支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新出台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抵扣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出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承担国家科技任务。全面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全方位覆盖的科研诚信制度体系。从无到有建立科技伦理治理体系。

农业农村部

去年全国油料作物总产量达3653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6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魏百刚介绍,2022年该部共承办建议提案1430件,其中建议891件,提案539件,既涵盖了农业生产,又包括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领域,涉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耕地保护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种业振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农村改革等多个方面。去年全国人大把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督办建议,农业农村部组织专题调研,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措施,新建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村产业强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有力推动了乡村产业持续做大做强。

我国大豆油料自给率长期偏低,虽然食用大豆完全可以自给,但满足榨油和饲用豆粕需求主要靠进口。去年,代表委员们从高油高产大豆品种培育,到单产提升,到政策支持、加工收储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措施建议,对此农业农村部都逐一研究吸收采纳。

农业农村部在东北地区大力推广粮豆轮作,扩大净作大豆面积,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00多万亩,通过间作套种、高低作物搭配,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基本实现“玉米不减产、增产一季大豆”的目标。全年大豆面积达到1.54亿亩,增加了2743万亩,产量首次迈上2000万吨的台阶,自给率一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充分利用南方冬闲田推广稻—油、稻—稻—油和旱地油菜等多种模式,扩种油菜390万亩,全年油菜面积达到1.09亿亩,面积、产量、单产实现三增。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全国油料作物总产量达到3653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也提高了1.6个百分点。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抓好大豆和油料扩种,力争再扩种一千万亩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

统筹疫情防控与促进通关便利 降低港口收费每年为企业节省约3.2亿元

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办公厅主任赵增连介绍,2022年,海关总署共承办了全国人大建议148件,全国政协提案141件,共计289件。海关总署积极回应代表委员对于“一带一路”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中欧班列”健康发展等关切,大力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采纳代表委员关于口岸疫情防控,筑牢生物安全防线等建议提案的意见,构建起“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同防、水陆空同防的立体防控网,科学精准实施检疫。同时有力防范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和外来入侵物种的传入,严格进出口商品、食品检验监管,严厉打击走私洋垃圾、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开展“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采纳代表委员关于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建议提案,持续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更加完善。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非常关切的热点。海关总署统筹疫情防控与促进通关便利,指导各地口岸办、各海关在严格落实防疫基础上,全面落实各项通关便利化措施。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的流程,推动重点港口公布作业时限,全面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通关模式。在具备条件的港口,稳步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的试点,推广机检集中审像作业模式,扩大智能审图作业范围,提升口岸管理智能化水平。2022年,全国进口、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2.02小时和1.03小时,较2017年同比分别压缩了67.13%和91.6%。

同时,推动实施《清理规范海运口岸收费行动方案》,督促各地认真落实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并动态更新,促进口岸收费公开透明。国家层面多部门密切协同,有效地推动了港口收费的降低。据有关部门测算,仅沿海港口引航机构减费这一项,每年可为有关企业节省大概3.2亿元费用。目前,我国港口收费水平低于日本、新加坡等周边国家,大大低于欧美国家的港口收费水平。打造“一站式”便企利民服务平台,上线进口关税配合联网核查、船舶联合登临等一批跨部门的应用,截至目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30个部门系统对接,上线22大类819项服务,注册用户620余万家,日申报业务量多达1700万票,基本实现口岸执法服务功能全覆盖。

市场监管总局

从严从快查处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遏制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价格大幅上涨势头

“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承办建议提案832件,其中建议483件,提案349件,涉及规范市场秩序、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等诸多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表示,市场监管总局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建议提案出台政策措施84项,采纳意见建议119项,相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办理民生领域价格、涉企收费相关人大建议9件,政协提案6件,代表和委员反映的问题涵盖了民生商品价格监管、企业融资、用能、物流、行政事业性收费缓缴等多个方面,全部吸收和采纳。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了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聚焦社会反映强烈的布洛芬、连花清瘟、抗原检测试剂等价格异常波动问题,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大案件的宣传力度,先后公布了五批46件典型案例,扩大执法效应,有效遏制了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势头。出台实施了《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强化涉疫产品等价格监管,坚决查处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针对社会反映利润率偏高的抗原检测试剂、疫苗生产企业等开展价格成本调查,摸清成本构成及利润情况,剖析价格虚高问题的成因,探索合理价格形成机制,更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2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组织对社会关注度高、企业反映强烈、问题较为突出的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航运交通、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金融等五大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同时,按照国务院整治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工作的部署,市场监管总局牵头组织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赴河北、辽宁等8个省份开展了联合督导检查。

去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有关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健全质量社会共治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市场监管总局报请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同时深入开展全国“质量月”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创新实施质量分级、质量竞争型产业统计试点等一些举措。围绕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等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些重点领域,持续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缺陷召回和专项治理。在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构建现代化的先进测量体系,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深入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促进检验检测认证能力提升和市场秩序规范。积极推进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等建设,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效能,解决制约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质量堵点和难点问题。

中国发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 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