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大背景下,世界正加速进入乌卡时代,不确定性充斥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对于个人、企业、行业而言都将面临着一场大考。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们,他们的就业方向与人生价值该如何抉择?是该继续“积极拼搏”还是“消极躺平”?

由央企中智智领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高教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支持的“名校名企携手育人”主题对话第一期,特别邀请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产业互联网学院院长纪兆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杜刚、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辆学院院长莫坚、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郑晓、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玲、中智智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张毅等院校企业代表,分别从人才供给和企业用工等角度,共同应对、商讨大学生就业问题。主题对话由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主任陈磊主持。

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同比增加82万,“毕业”意味着“就业”而不是“失业”,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会遇到哪些问题?该如何选择就业?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产业互联网学院院长纪兆华对此表示,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有就业需求的人数激增,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将达到1158万人,比2022年增加82万人,这还不包括中专、技校等毕业生,以及社会上各类求职人员。另一方面,受到疫情反复以及各行各业都不景气的影响,不少企业裁员降薪,招聘需求也有很大的萎缩。大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就业首先摆在了毕业生面前,社会有限的就业岗位与上千万的毕业生数量形成鲜明对比,严重的供大于求,就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而且这种供大于求的就业趋势还在逐年扩大。

对于大学生如何选择就业,纪兆华提出两点建议。一、大学生就业应恰如其分了解自己,客观合理定位。恰如其分的了解自己,降低就业期望,客观合理的定位薪酬待遇。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以及时抓住时机,要有脚踏实地的态度,客观地看待现实和自己的能力。二、大学生就业要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升职业适应能力。大学生要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升职业适应能力,提前了解未来就职目标的基本知识好,积极参加社会锻炼,对职业目标有基本了解和清晰的定位,要多学一些技能,有技能在手,增强就职岗位适应能力,就不怕找不到工作。同时,大学生要学会分析社会就业市场,人才结构,公司招聘流程、要求,掌握应聘技巧,对自己职业生涯提前做好规划。

在培养学生技能上,纪兆华表示,必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职业院校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产教系统融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产业互联网学院2022年有638名毕业生,同华为公司建立有ICT学院、鲲鹏产业学院,同360公司建立有360协同创新中心,同神州泰岳公司建立有工程师学院,搭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聘请企业工程师讲授企业实践知识,把企业真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企业实践、生产实训、专周实训,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增强,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2022年就业落实率达到97.02%,目前还在继续努力中。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辆学院院长莫坚表示,当前就业形势已产生巨大变化,受疫情影响、国际局势、高学历人口占比扩大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导致就业市场竞争压力较往年进一步增大,全国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首先表现在企业需求的变化。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人才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各种新型岗位不断出现,如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工程师等。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学校要培养符合未来发展且当下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的职业技能人才。其次为招聘模式的变化。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由于不确定性因素推迟了招聘时间和计划。网上招聘由于不够全面和直观、发动学生积极性不足等原因,大多数企业单位在招聘数量上也会相应减少。一些企业也因当前疫情影响逐步形成属地化招聘。

莫坚同时表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着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没有清晰定位、缺乏自主择业目标,好高骛远、希望一步到位,就业心理问题影响就业效果等各方面的问题。对此,莫坚对大学毕业生们提出4点建议。

一是正确评估自我,合理调整就业期望。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差距,冷静地总结应聘过程的经验教训,分析面临的就业形势,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二是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做好职业规划。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毕业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职业选择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次定终身。所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做到尽早清晰定位、明确目标、适当调整才能在职场中处于不败之地。三是提高自身素质,赢得就业优势。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是主导就业的重要因素。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能力结构是用人单位对岗位的重要要求,是职业生涯的坚实基础,也是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四是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主动。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而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敢于竞争。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性格、气质等,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展现出年轻人固有的朝气和锐气。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就业形势在变化,企业的需求也在变化。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玲从企业的角度作精彩分享。她首先就企业招聘时遇到的困境指出,制造业需要长期秉持不断的自立,自主,自强、创新,才能获得社会广泛倡导的自主可控,在不确定的乌卡时代,对于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各种因素,更加复杂和慎重。比如在各类的招聘里,我们在招人的时候只能宽口径、泛选择,而在用人的时候则要对岗对标。这实际上要求我们每一个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不得不承受和面对人才再造任务。

李玲认为,制造业是科技文明的产物,需要职业院校专业适配。高校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有产业车间、实训的复课。这样,高校毕业生到了工厂或者企业,面对车间环境、生产线的环境,才能对标的去完成工作,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在目前的院校的学习环境下,实训环境和企业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招聘困境,对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也会造成很大的就业困惑。李玲同时表示,未来希望企业的用人不是去找猎头公司、招聘公司,而是与职业院校的院长、专家们一同携手,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领域实现双向互动。

学生求职需要技巧,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惑?效果如何?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杜刚指出,作为职业院校,在校企融合、共同育人等方面做的不够深入。院校培养的人才相对比较粗放,没有聚焦某个产业链、某个岗位的精准性。这可能是很多职教同仁战线在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杜刚介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对学院的专业尤其是双高专业做出细致梳理,就是要达到相关制造业的产业链需求。在每个产业链上,哪些岗位能够适合院校专科层次的学生,学校缩短企业和用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人才培养的目标最终是要服务产业,打通这个最后的环节,对社会、企业、产业发展,都起到了我们职业院校该起的作用。

杜刚介绍,北信职是全国的就业先进示范集体,同时也是北京市的示范就业单位,到北信职学习的学生从第一年起就开始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一年通过职业生涯课给学生就业工作做一个远景预期,让学生尽量的接近事实来评估自身和社会价值,缩短之间对认知差距,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端正就业观。在贯穿三年的专科培养阶段,每个学期都有就业指导课。第一年,主要是职业生涯,第二年是具体的相关职业专业的岗位介绍和未来的成才路径,第三年在学生就业季,主要是做学生的面试技巧培训,包括沟通技巧、仪容仪表、心理调试等等。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郑晓在分享中首先介绍了企业在大学生学习过程和就业指导中起到的三个方面的作用和价值。第一、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让学生就业通道更顺畅。第二、产教融合搭建职业体验平台,深化学生对职业的认知。第三、产教融合引入企业文化教育,有助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他认为,引入企业文化,可以学习企业客户至上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引入企业文化,可以学习企业团队合作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入企业文化,可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企业与院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该如何高效结合?郑晓认为,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强化,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校企合作很好的推动就业指导的方式,需要持续深入的推进。学校开展就业指导,主要是引导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认清并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不断提升职业能力,为进入职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要做好指导,首先需要构建以职业生涯名师工作室为载体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其次,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与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中智智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张毅就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和痛点进行了剖析。他指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是某一类的教育体系所能完全替代的。其中最大的一个困境就是结构失衡。一个国家和社会,不是拥有高学历的人越多越好。我们迫切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生产中的深度应用,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为强烈。张毅认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让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紧密携手,愈发显得紧迫和重要。职业教育既关国计也是民生。让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紧密携手,必将迸发出更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主题分享结束后,与会6位专家针对“企业与院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该如何高效结合”进行探讨并发表见解,为学生如何进行择业、就业提供了指导,也为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获得更多的启发建言献策。

会上,会议主办方中智智领科技有限公司产教融合生态建设事业部总监李艳宣布,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中智智领特专门成立产教融合生态建设部门,架设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桥梁,现场分别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富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出邀请,欢迎更多院校和企业成为智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智库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