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制糖的甜蜜传承

发布时间:2023-01-10 10:47:41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刘佳慧 蔡玲玲 孔丽琴  |  责任编辑:孙晓彤
分享到:

糖蔗丰收季,榨糖正当时。眼下正是制作红糖的时候,在浙江温州瑞安市马屿镇垟下村,远远就能看见一座棚屋,棚屋高耸的水泥烟囱正源源不断冒出白烟。当地人都知道,这是老王红糖厂开工啦。

垟下村的老王红糖厂建立至今已40年有余,其前身是老戴红糖厂,由戴贤生创办。

戴贤生今年78岁,村里人都热情地称呼他为“老戴”。

老戴18岁开始在村里糖厂工作,后来自己办红糖厂,4年前才退至幕后。作为老王红糖厂的负责人之一,他依然会在糖厂开工时,每天过来转悠几圈,戴上老花镜,在现场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绞糖,这是红糖制作工艺的开始。

“现在,绞糖用机械代替了,整条甘蔗放进去就能压榨出甘蔗汁。”老戴介绍,从前榨糖水的工具是牛,两头牛同时拉糖车,糖车上装有两个硬木滚筒,在牛的牵引下转动,甘蔗从两个木滚筒中间进去,甘蔗汁就被绞了出来。

现在绞糖有了机械助力,绞糖率和绞糖速度大大提升,一天的产量超过1750公斤。

  制作红糖的第二步是熬糖。

灶台上方热气腾腾,甘蔗汁的水分慢慢蒸发,师傅们拿着糖勺,不停搅拌着锅里的甘蔗汁。

从一锅到另一锅,翻滚的甘蔗汁渐渐浓稠,变成了金黄色的糖浆,弥漫出热腾腾的香甜气味。

最后,制糖师傅将滚烫的糖浆舀到长方形的木制槽床上。糖浆在槽床里慢慢冷却,另几名师傅立即用木槌使劲地滚压,10多分钟后,糖浆就会变成固体状红糖粉末。

“每道制糖工序都需要制糖师傅凭个人多年的熬糖经验,通过察颜、观色、手感和舌试等方式掌控。”老戴介绍道。

在老王红糖厂,从绞糖到成品,整个过程需要10多位制糖师傅近3个小时配合才能完成。

马屿古法制糖的传统技艺一直薪火相传,如今,老王红糖厂里20多位师傅,年纪最大的已经74岁,最年轻的也有59岁了。

不过,从业60年的老戴并不担心,他说:“总会有人来做这个事情的。”

  在乐清市石帆街道大林、朴湖一带的村民们也在忙着收甘蔗制糖。

走进石帆街道的一家红糖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制作棚内九口从大到小一字排开的糖锅。锅底埋着烧木柴的土灶,糖蔗汁依次流经九口锅,几名制糖师傅不停地搅拌汁水,让糖蔗汁反复蒸煮翻动。

在制糖厂里还有一个年轻的身影,他是这份“甜蜜产业”的新生代接班人之一——郑志晓。郑志晓是一位“80后”,近年来,在传承老手艺的同时,他根据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创新推出了玫瑰味、桂花味等古法红糖新口味,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今年他又加大了古法红方糖的产量,并在包装上下功夫,用复古喜庆的红色油纸袋代替塑料桶,既美观又环保,红糖的价格也从原来的每公斤26元提升到40元。

传统制糖技艺古老而又淳朴,在岁月的长河里历久弥新,制糖手艺人们最初的信念却没有改变,那就是从柴火上熬出来的红糖有着现代机械工艺所不具备的人情味。

传统红糖制作技艺不会消散于历史,而是因着时间的抛光,散发出不一样的光辉。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采写:刘佳慧 蔡玲玲 孔丽琴

视频制作/文字编辑:张灵

鸣谢:瑞安市融媒体中心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