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又到了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史家腰富硒苹果成熟的季节。11月8日,在史家腰村苹果园区看到,一株株一排排生长旺盛的苹果树上挂满了果实,阵阵果香扑鼻而来,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其间,数名外来的采摘者穿梭其中,将一个个硕大的苹果收入篮中。
“这里的苹果个儿大,甘甜爽口,汁多皮薄,还含有对身体有益的硒微量元素。”一名采摘者高兴地说,他几乎每年都来果园购买鲜果。
史家腰村位于济源西部王屋山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适宜鲜果的糖份积累,这里种出的苹果以香、脆、甜享誉周边地区。2014年以来,邵原镇提出打造“富硒邵原”的发展目标,并联合济源农科院,建成以史家腰、崔家庄为核心的2000亩富硒鲜果基地。2019年,史家腰苹果被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史家腰苹果的附加值。
苹果订上好价钱,广大果农笑开颜。62岁的果农高明干说,今年他种植的十余亩苹果,多数已被预订,按照每斤价格在5至6元计算,亩收益预计在1.5万元左右。更让他高兴的是,自家果园里富硒苹果果形端正、糖分高、硒元素含量达标,果品质量高,这让他们对明年的种植前景充满信心。
在史家腰村,苹果产业既是主导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做大做强苹果种植产业,鼓励群众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史家腰村还成立了富硒苹果合作社,吸纳果农加入合作社,并注册了“史家腰”富硒苹果商标,形成了集种植、管理、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苹果主栽品种为嘎啦、黄香蕉、红富士、乔娜锦等。
“今年是个小年,按照亩产7000斤计算,全村苹果产量在200万斤左右。”史家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小卫介绍, 目前全村已发展富硒苹果300余亩,带动种植户110户,每年仅苹果一项收益就有600余万元。
随着全村苹果产业的发展,山区果农的商品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过去种植苹果,每斤最高才卖到1.5元,如今使用富硒元素和套袋技术之后,每斤售价更高。”一位果农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下一步将引导种植户对苹果进行精包装,并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让富硒苹果走出济源,走向全国各地。”李小卫自信的说道。
史家腰村是邵原镇打造富硒农产品基地的一个缩影。史家腰村苹果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产业政策的扶持。近年来,邵原镇高度重视苹果等特色林产业发展,以建设邵州富硒农产品基地为契机,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技术支撑、项目带动、企业扶持等措施,不断推进硒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着力打造出一批品牌富硒农产品,推动全镇农业产业跨越发展。
截止目前,该镇已发展以富硒苹果、富硒桃为主的集中连片的富硒鲜果基地2000余亩;以新品种富硒桃(以黄桃、白桃、油桃)为主的富硒桃基地1000余亩;以富硒小米、富硒红薯为主的集中连片的富硒小杂粮基地800余亩。富硒农产品已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因富硒农产品产业带动的产业链集群雏形初显。(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