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总书记满怀深情的话语,彰显了伟大团结精神的理论品质、思想力量和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团结精神展现出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其中,有一股火热的巾帼之力撑起了半边天。
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她们携手共育民族花,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危急时刻来袭,她们舍小家、顾大家,用坚守与执着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筑起坚固防线;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她们始终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广大妇女的勇担当、同参与,还是妇女工作的新作为、妇联改革的新突破,都离不开伟大团结精神的指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巾帼奇迹。
巾帼聚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库尔班·吐鲁木的长女托乎提汗·库尔班和家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的回信。2017年3月10日晚上,看到电视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的画面,听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远在新疆的九旬老人托乎提汗·库尔班又一次拿出不久前总书记给她的回信细细端详。
20世纪50年代,托乎提汗·库尔班的父亲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传为佳话。听着父亲爱党爱国故事长大的托乎提汗·库尔班深情地说:“我要把民族团结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爱党爱国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族团结进步发表重要论述,反复强调要努力促进各民族大团结。
广大妇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凝聚巾帼力量,接续谱写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友爱互助的生动故事,在中华大地上汇聚成一部恢宏的民族团结长卷。
2019年9月17日,蒙古族老阿妈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成为践行民族团结的典范。这位草原母亲的故事,源自一段各民族心相连、共患难的历史。
都贵玛和他曾抚养过的孩子扎拉嘎木吉
“这次手术非常成功,挺漂亮的。希望她好好长大、身体健康。”2022年7月底,112名唇腭裂患儿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民医院接受了免费手术。看着手术成功、安然入睡的曲珍,孩子母亲高兴地说。
巾帼有为 共克时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部署下,不管疫情蔓延到哪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和社会力量就会汇聚成抗击疫情的“钢铁洪流”,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2022年8月,重庆持续极端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发生山林火灾。山上,救援人员昼夜鏖战,山下,市民纷纷加入志愿者行列,前后方砥砺同心、众志成城。
“保供需要的水、米、油等物资,灭火所需要的喷雾器、草帽、砍刀,找遍全重庆都要找到,我们必须把保供任务圆满完成!”接到保供通知后,怀有身孕的重庆凤梧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凌云带领员工快速投入保供工作;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喜观村妇联主席蒋敏参与了灭火、灾后清理的全过程,她说,“像我这样的女同志不在少数,我们要手挽手,一起守护好我们的家园”;625台运转保障中心位于缙云山上,是位置最高的物资配送站点,也是山上到前线物资调度的重要枢纽。在那里工作的几乎都是女性。
巾帼志愿者在物资转运点做好后勤保障
巾帼同心 永远跟党走
伟大团结精神依靠党的领导才能实现。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党的妇女工作的根本保证。2018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做好党的妇女工作关系团结凝聚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关系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力量。
“老百姓相信我们,选了我们,我们一定要发挥好‘巾帼红领头雁’示范带动作用,带着大家一起听党话、跟党走。”今年年初,山东省烟台市妇联组建起“巾帼红领头雁”党组织书记宣讲团,足迹遍布港城山海,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2年5月17日,临安区“天目女儿”共富联盟在浙江杭州临安清凉峰玫瑰小镇正式成立。返乡创业巾帼新农人、女教授、女大学生、创业导师齐聚联盟,围绕“共同富裕巾帼在行动”主题主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互进,共奔富裕路。
“过一样日子,吃同一锅饭”,由回族、维吾尔族、汉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五个民族组成的“石榴籽”之家——勉莉莎家庭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民族团结、尽孝爱家、拥军爱国”的好家风“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团结奋斗精神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