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传承推广白族扎染 他们靠的不只是情怀

发布时间:2022-08-11 11:31: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彭瑶  |  责任编辑:魏婧
分享到:

2022年8月5日,云南大理喜洲镇周城村。两位白族老人制作扎染手工艺品。中国网记者彭瑶 摄

中国网8月11日讯(记者 彭瑶)云南大理喜洲镇周城村一方小小的庭院内,白族老人穿针走线,在布上细细扎花,这是白族古法扎染的重要步骤之一。一方白巾,要经过绘图、制版、印刷、扎花、浸泡、脱浆、沉染、氧化、拆线、漂洗、晾干等一系列工序,才能成为游客手中精美的扎染手工艺品。

白族扎染在大理有千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传承这门传统技艺,张翰敏与丈夫张斌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周城村创业,通过大理白族古法扎染、手工织布、文化体验和公益社区学堂等项目,将扎染进行更多差异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和呈现。

2022年8月5日,云南大理喜洲镇周城村。张斌展示扎染成品。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周城被誉为白族的扎染之乡,扎染曾是这里家家户户都会的传统手艺。近几年,张翰敏回到周城老宅,却发现记忆里的故乡悄然发生了变化,姐姐、阿姨们一起扎花的场景、巷子的织布声越来越少。

“有一位织布的奶奶对我们感叹说,不知道自己还能织多少年,买布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等后来我们再回来的时候,织布机已经不在,老人也去世了。”这件事对夫妇二人触动很深,“如果没有更多的人支持,这些传统手工业可能会逐渐消失。我们原本就从事扶贫、公益领域的工作,所以想回来为家乡做点事,一方面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还能就近照顾亲人。”

2022年8月5日,云南大理喜洲镇周城村。张斌展示扎染成品。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两人最初从游学、乡村旅游入手,联系了村里的老手艺人与游客互动分享扎染技艺。但他们逐渐意识到,这样的方式对于推动扎染传承作用不大。于是他们开始从新学习手艺、做调研,寻找突破的路径。

“在大家的认知中,一份手工艺品与工业生产出来的布是一样的。扎染产品价格很低,人工费上不去,因此也没有人原意去做。”张斌认为,如何凸显扎染产品的价值是亟待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位于云南大理喜洲镇周城村的扎染工作坊。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张斌与张翰敏不仅在大理拜师学艺,对于一些当地老手艺人记忆模糊的技艺,还到浙江、贵州、四川、台湾多地学习,对扎染流程进行改良,提升产品品质。同时,在大理古城、喜洲古镇等地开设4个门店,让游客在互动过程中了解扎染、认可扎染的价值。

张斌将自己的公司称为“社区工作坊”,这里有22名全职、50多名兼职人员,还有许多间接参与的工作人员。制作扎染产品等项目为当地家庭带来了一定经济收益,这也带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工作坊与酒店、餐饮企业开展合作,提供产品展示与售卖,目前年产值达到400-500万元左右。

2022年8月5日,云南大理喜洲镇周城村。张斌展示扎染的色卡。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在张斌心目中,蓝色是大理的代表色,如同白族人温良的精神。扎染染色的原料来源于板蓝根,很早以前在周城地区大量种植,但现在已越来越少。工作坊尝试恢复板蓝根的种植,利用叶、茎制作染料,研究相关技术,并陆续将桂花、核桃皮作为染色原料,开发了大理本土植物染色的50多种色卡。“村民为我们收集废弃的核桃皮,也可以增加一点收入。”张斌说。

张斌、张翰敏夫妇的扎染工作坊获得多项荣誉。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作为非遗传习所,工作坊每年举办公益性质的扎染比赛,为本地妇女做技能培训,邀请学者专家进行交流,并开启了一项研培计划,为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扎染爱好者进行系统的课程培训,让他们成为扎染文化的传播者。

扎染手工艺品。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我现在还在学织布,原来教织布的十来位老人,现在只剩两位健在了。留住传统手艺,就是留住我们的文化,延续我们的生活方式,留住乡村的美好。”对于传承传统手艺,张斌感到责任重大,时间紧迫。不过张斌也注意到,这两年来到传习所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对国潮、中国文化的喜爱为老工艺注入了新活力。

“未来如何结合非遗保护、乡村振兴,促进扎染的发展,是我们要继续探索的议题。我希望,将来可以把白族扎染等传统手工艺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张斌说。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