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丰都县龙河生态修复后的生态景观 图片来源:水利部三峡司
中国经济网丰都7月18日讯(记者 刘其瑜) 重庆丰都,一座红砖砌成的废弃焚烧塔矗立在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入口。不远处是弯弯的河道,烈日下澄澄绿水反射出澹澹波光,与焚烧塔形成鲜明对比。
近日,2022年“美丽三峡”网评品牌活动在重庆市正式启动,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重庆市丰都县,探访龙河综合整治工程。
龙河是三峡库区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武陵山区,其丰都段全长62.5公里,由石柱县进入丰都县,自东向西流经丰都江池镇、龙河镇、栗子乡、三建乡、南天湖镇等地,经三合街道注入长江三峡库区,属国家级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和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龙河被称为丰都的母亲河,全流域人口多、场镇多、工矿企业多、车流物流多、畜禽养殖量大。这条母亲河曾经长期断流、水质不稳定、水生态环境差,因此治理基础较弱、治理矛盾大,但整治势在必行。
2019年11月,龙河(丰都段)被水利部列入全国首批17条示范河湖建设名录,投入三峡后续资金7997万元,陆续实施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龙河口-两汇口)生态修复工程、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安宁-两汇口)生态修复工程、龙河鱼剑口库周湿地生态修复及植被恢复工程、涂溪湖环湖道路植被恢复工程等11个子项目。
据丰都县水利局副局长谭岚介绍,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前,岸边有不少污染企业,严重破坏了龙河岸线生态。当地贯彻重庆市第1、2、3、4号总河长令,拆除了占地2812平方米的花园水泥厂和占地1550平方米的兴旺化工厂,在岸边留下焚烧塔这一工业遗存,时刻提醒人们一河清水来之不易。
70岁的孙大香是花园社区(原花园村)的居民,她和老伴就住在位于双路镇花园社区的龙河国家湿地公园边上。“环境变好了。”——这是她最直观的感受。
废弃焚烧塔与周围的水清岸绿形成对比。 中国经济网 刘其瑜 摄
经过一年的系统治理,龙河汇入长江水质总体稳定在Ⅱ类标准,实现了优于上游来水水质的目标;流域内植物、鱼类、鸟类分别达到930种、153种和124种,野生猕猴、鸳鸯等一批国家级保护动物时隔20年后再次在龙河流域出现。
2020年11月,龙河(丰都段)先后以96.94分和98.1分的好成绩,顺利通过市级初验和国家级验收,被水利部评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全国17条示范河湖之一。
而花园社区的改变,只是龙河(丰都段)整治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自示范河湖建设以来,像花园水泥厂、兴旺化工厂一样的工矿企业,当地累计关闭搬迁了28家,并对拆迁建构筑物后的1.95万平方米区域进行补植补造,形成30公里绿化带、10.08公里滨河绿道。整治后,龙河河道岸线更加自然生态,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秀美景致。
“龙河的主要污染源被清除了,生态修复了,环境变好了。”谭岚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如今,丰都的母亲河一江碧水,两岸葱绿,民众常来此休闲健身,享受人水和谐时光。2021年以来,当地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约1亿元,带动沿岸群众增收800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县将深化落实河长制工作,持续开展龙河示范河湖巩固提升,努力将龙河建设为生态河、经济河、示范河,让人民满意的幸福河。”谭岚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