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海上靶场,一枚枚靶弹的研发,一次次创造性的突破,是海军某总站靶弹技术室工程师们用来计时的方法。他们在春去秋来的平凡岁月里,叙写着不平凡的历程。
狂风呼啸,面如刀割。那年寒冬,靠近海岸的海水都结了冰。凌晨四点半,技术室副主任刘宗杰喝下一口热水,推开门,带着湿气的风一股脑儿涌了进来,他赶紧伸手压了压帽子,把门使劲带上,拢紧大衣向发射场坪走去。发射架静静地伫立在黑夜中,气象分队的班长正拿着探空仪测算风速,刘宗杰从他后面绕过,在发射架前停住,弯腰把头探进架子上的弹筒里,右手往上一摸,弹体的冰凉从指尖蔓延,才几秒钟的时间,就感到自己的右手已经僵住了。他用左手将手电拧亮,开始检查线路。没一会儿,技术室其他工程师都陆续来到了场坪。
为靶弹安装助推器,对他们来说本不是一件难事,但用冻麻了的手指来处理细如发丝的铜线、豌豆大小的螺丝钉,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工程师付京来与王刚先后进入弹筒,弹筒空间足以容纳两个人,付京来仰面躺下,随即又侧身起来,将大衣脱下。王刚说:“穿着吧,你贴着弹筒太凉了。”他却不以为意地说:“没事儿,穿着大衣不方便伸展开胳膊。”
付京来接过钳子,握住活动了几下,左手伸向弹体内部。他借着手电筒的光,目光紧紧随着手指拨开那些密集的铜线,找到他所需要的那一根,捏在手里,右手也钳出一根铜线,拉出来准备与左手的线连接,然而左手的指尖却空空如也,冻僵的手指竟感受不到细细的铜线何时滑落。他紧紧攥了攥拳,无奈手指还是麻木的,虽然捏住铜线,却感觉不到它在指尖旋转、滑动。付京来目光如炬,关注着两根铜线,靠手眼配合代替指尖的触感,很快便接好了第一条。
不知过了多久,冰冷已经从手指蔓延到了付京来全身。王刚转头问道:“冻坏了吧,换我吧。”说着撑起身体将大衣脱下,付京来也顺势往边上挪动,撑起来让王刚躺过去。筒外的刘宗杰看到他们换位,便提议让他们都下来,换其他人进去,但王刚说:“不用,主任,马上就好,保证完成任务!”
天边有了微微的亮光,发射场坪逐渐清晰,气象分队的探空气球刚刚放飞升空。弹筒内,王刚拧上最后一颗螺丝,两人最后检查了一遍,便相继从筒内退出。场坪上的所有工程师们再次进行设备检查与数据情况的测试,陆续回到指挥中心。他们接过热水,并不急于喝下,而是全都双手捧着,用这杯热水的温度给他们冻僵的双手回回暖。
试验时刻,伴随着“发射!”指令的下达,“轰!”发射架被烟雾围绕,靶弹划破天际,刺向深蓝,在遥远的海面上,火光顿起,命中目标。
二
在靶弹身上有一块区域决定着靶弹的“生死”,它就是安控系统,是确保试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某次供靶任务中,工程师丁军辉按照以往流程带领测试人员对靶弹进行检查,随着一条条指令的传输与反馈,靶弹内部的各种信息都呈现在电脑屏幕上。丁军辉的目光聚焦在最后的测试指令上,原本应该反馈的自毁时间并没有出现。没有自毁时间!他深知问题现象背后代表的是什么,如果弹上安控系统不能针对紧急情况采取措施,很有可能误伤,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必须立刻排除故障。想到这里,他立马将对讲机拿到嘴边:“各站位注意,没有出现自毁时间,立刻检查每个站位的数据有无错误!”
所有工程师的神经立马绷紧,每一个人都开始投入测算,这是一场无声的“战斗”。新一轮的测算结束,所有专业均已汇报完毕,没有发现任何漏洞。这是怎么回事?各专业负责人集合到中心,工程师们提出了自己专业方面的怀疑,丁军辉听完,对大家说:“大家说的情况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要进行逐一排除。接下来我们每个专业都从头检查一遍,确保无误。”
将靶弹从发射箱中退出,每个专业都投入到紧张的检查中。终于在第二天夜幕降临之时,丁军辉才发现,由于发控系统误发了一个信号,导致安控系统被误导,因而没有反馈自毁时间。找到了问题所在,发控专业人员迅速排除故障。紧接着将所有数据对接,进行模拟,没有问题!终于,靶弹发射升空,完成了使命。
“老丁有股子牛劲儿,还是头倔牛!”这是与他共事多年的王天辉高工对他的评价,无论是试验保障,还是科研攻关,丁军辉始终都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三
初春带来的生机在海湾畔铺开,绿意爬满阵地。一枚靶弹腾空而起,精准命中目标。技术室的工程师们围在屏幕前,满意地笑了。主任梁明从人群中走出来,不禁感叹:“太漂亮了!”
在这片海上靶场,梁明与靶弹已经走过25个春秋。2007年9月1日,是他来到海军某总站的日子,这一年,他35岁。靶弹面临着新型号发展需求,他知难而进,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段时间他桌子上的图纸越堆越厚。图纸上,是他苍劲有力的笔记;镜片后,是他炯炯发亮的目光。最终,他们相继攻克30余项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中靶标领域多项空白。
创新本就有风险,新的问题在研发中不断出现,研发工作遭遇瓶颈期,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梁明义无反顾选择前者。他对团队里的同志们说:“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党员干部更要有去拼搏、去克服的决心。老一辈的靶场军人,在那么艰难的岁月里为了我国的海防事业披荆斩棘,他们留下的靶场精神我们要传承下去。”2012年,梁明被表彰为“海军十杰青年”。也就在同年,某新型靶弹研发成功,他带领的团队荣立集体二等功。
“我的轨道就在这里。我热爱这份工作,热爱靶弹发射一瞬间的炽烈。”梁明说的话又何尝不是靶场每一位工程师的心声。十几载的风雨同舟,靶弹技术室在不断地探索、成长,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用一项项技术成果构筑了我国海防的坚实屏障。他们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2次,先后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共6项,国防专利授权11项。
“七一”前夕,团队开展“党史馆里讲党课、军史馆里话军魂”活动,组织大家走进史馆,从历史中重温靶场人的光荣与梦想。从泛黄的黑白照到鲜亮的彩色照,是年代的更迭,更是一代代靶场人的岁月留痕;一格格荣誉墙上摆满的奖杯与奖状,是这个靶弹研究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的光荣见证。随着张先龙高工满怀深情的讲述,一代又一代优秀共产党员接力攻关、推动靶弹跨越转型的动人画面徐徐展开。驻足一幅油画前,梁明心潮激荡,那靶弹发射、尾焰炙热的瞬间,是最令他震撼的时刻。在他眼中,那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如一颗颗闪亮的星,组成了那划过天际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