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13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 专家:构建人口监测体系 提前制定应对预案-中国网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中国发布 >

中国发布丨13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 专家:构建人口监测体系 提前制定应对预案

来源:中国网      2022-04-01      作者:董小迪     责任编辑:蔡晓娟 张艳玲 魏婧

中国网4月1日讯(记者 董小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41260万人,比上年增加48万人,总人口数仍在增长。但是,13省份常住人口较上年已出现负增长。

中国网记者梳理发现,目前,除广西、吉林、辽宁、宁夏、西藏等5省份外,全国26个省份已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及增量数据,其中,半数省份常住人口较2020年出现负增长。

人口增长前三的省份分别为浙江72万人、广东60万人、湖北54.74万人,人口减少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为河南53.55万人、黑龙江46万人、云南30.93万人。

多地为何出现人口负增长?应如何应对?对此,中国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

26省份2021年常住人口及增量数据。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制图:董小迪

陆杰华表示,人口负增长主要与生育率偏低和人口流动迁移有关,不同省份出现的原因可能不同。应对人口负增长要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两个层面考虑,发达地区要加大对生育的鼓励力度,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欠发达地区要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使人能留在本地。

陆杰华特别提到,北京等划定了人口规模红线的地区要有前瞻性,注意在人口总量与人口结构中找到平衡,通过迁移流动让人口年龄结构更合理。

“虽然目前只有部分地区进入了人口负增长状态,但在未来,人口负增长将成为全国性的趋势。只有拥有相对充足的年轻人口或劳动力,人口红利效应才会凸显,对经济发展才有积极作用。”陆杰华说。

人口增加的省份应注意什么?陆杰华说:“人口增加的省份中,出生率相对较好的要充分利用现有生育政策,按政策生育;迁移流入人口多的省份要想办法让这些人稳定下来,以便对经济发展形成长期积极效应。需要注意的是,留住人不仅是留住高端人才,普通劳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应统筹考虑。”

陆杰华认为,虽然我国整体人口还未进入负增长,但已面临着零增长、负增长的压力。因此,国家和各地区都应建立应对人口负增长预案,转变人口发展理念,不能再基于过去的人口变化情况制定社会经济人口规划,要考虑如何在人口负增长情况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入研究制定本地区人口发展战略。

2016—202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董小迪

记者注意到,2016年至今,我国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已连续6年下降。对此,陆杰华建议,所有省份都应构建人口变动监测预测指标体系,动态监测人口变化,深入分析人口变动原因,以做好准备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一些人口负增长的地区要注意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力度,如果不够大,可能影响退休金、医保等方面。

中国发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 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