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


中国网3月1日讯(记者王瑞芳)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向记者介绍了今年为全国两会准备的提案情况,并就中国节能2021年取得的成绩以及当前和“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和发展思路进行了分享。

“双碳”工作扎实推进 路线图施工图逐步明晰


自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以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在顶层设计和政策执行等层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不遗余力地开展实施路径研究,更要与先行先试相结合,发挥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宋鑫介绍说,2021年,中国节能在大力开展全集团碳核查,摸清碳资产家底的基础上,经反复科学论证,编制发布了中国节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确定了“1+3+3”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提出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企业自身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同时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事业部、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两级组织体系,积极参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顶层设计。

在“双碳”实践道路上,中国节能始终不断地进行积极探索,并主动将自身发展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紧密结合。截至目前,中国节能累计实施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项目超过4000个,企业主业发展和减排降碳实现了“双促进”,其中绿色电力装机容量达1443.6万千瓦,同比增长12.5%;发电量23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2%,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02.4万吨,节约标煤723万吨;处理固体废弃物2129.8万吨,同比增长46.2%,固废日处理能力达到10.4万吨,继续位居行业第一阵营;制水及处理污水32.3亿吨,同比增长82.6%,COD累计消减量45.8万吨,同比增长115%,持续为社会减排降碳作出积极贡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宋鑫透露,下一步中国节能将分三个阶段,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自身减排三大角度做出具体工作部署,构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业务布局,持续迭代创新涉碳技术产品服务方案,积极引领中低排放型企业“双碳”行动,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加快全面推进节能工作 鼓励能效系统提升


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优先位置,着力提高能源效率,是当务之急,更是重中之重。作为来自环保领域的委员,宋鑫委员关注的多数与节能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  

据机构研究数据显示,节能对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的贡献约为70%左右。“但目前,在全面推进节能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单点节能挖潜难度大、节能技术创新驱动不足、节能优先氛围尚未普遍形成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表示。

对此,宋鑫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聚焦全流程、全产业链、全行业,鼓励能效系统提升。加大财税激励,鼓励龙头企业构建大企业引领全流程、全产业链能效提升格局;支持龙头企业一方面开展进一步提升自身全流程能效水平,树立中国能效标杆;另一方面加强供应链能效管理,利用集中采购、绿色采购等方式,强化能效约束,带动全产业链、全行业和生态圈的能效提升。

二是锚定系统化、低碳化和数智化,加大创新力度。鼓励创新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构建融通创新生态,创新应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模式、新业态。把区域能效综合提升方案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为深挖行业、跨行业、跨领域节能潜力提供更多的综合解决方案。

三是建立节能国家奖励制度,营造节能优先全社会氛围。国家或者主管部门定期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个人,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崇尚节约、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引导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牢固树立节能优先意识,扎实推进节能工作,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  立体化守护生命共同体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从自然资源管理到生态环境修复,“系统治理”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新关键词。

然而,如何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类生态要素污染问题进行系统治理,是摆在地方政府、企业面前的一道新考题。

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到底怎么干?中国节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湖北咸宁,针对当地饱受植被破坏、河湖水污染严重、矿山常年沙尘飞扬等污染之害,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甚至危及长江生态系统的现状。中国节能按照“中医整体观”的系统方法,通过打造“源头控污+系统截污+全面治污+生态修复”综合解决方案,为咸宁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进行一体化设计、系统性施工,确保一次修复到位。

从点状治污,到生态提升,如今的咸宁,放眼望去,草木茂盛,生机盎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

“不光是湖北咸宁,我们在沿长江的湖南衡阳、浙江湖州等地,开展环境诊断和污染治理过程中,也同样发现有水污染治理、岸线整治、山体修复、固废处置,甚至涉及居民搬迁等问题,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宋鑫说,单一治理某一种污染,也只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必须统筹解决,才能彻底改变区域生态环境。因此,单一分散污染治理转变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已势在必行。

据了解,除了湖北咸宁,中国节能还在赤水河流域、四川合江、新疆塔里木河等多个地区因地制宜打造生态环境综合解决方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中国节能所属中国地质实施的2个项目成功入围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财政部三部委联合评选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十大示范工程,更加凸显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环境系统治理解决方案助力区域绿色发展之效。

宋鑫表示,通过这些试点城市的探索,中国节能已逐步形成了一批创新综合治理模式。下一步将按照“一城一策”“一域一策”的原则,在更多区域落地实施生态环境综合解决方案,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支撑,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强化主体平台作用 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作为中央企业,一直以来,中国节能在国家系列重大战略实施中积极发挥国家队、主力军、顶梁柱作用,持续担当作为,践行央企使命。 

作为北京冬奥会绿色电力保障企业之一,中国节能全力保障冬奥会期间绿色电力,用无限“风”“光”点亮冬奥赛场。据统计,冬奥会期间,中国节能所属风电公司绿脑包风电场、太阳能公司怀来光伏电站为冬奥场馆及配套服务设施提供绿色电能1511万千瓦时,占冬奥会绿电总交易电量的13.5%。

这只是中国节能牢记“国之大者”,服务国家重大活动、助力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一个具体行动。

作为我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中国节能围绕沿江的11个省份布局了一批企业,还单独设立了中节能生态公司,旨在更加聚焦关键工作,持续在“长江大保护”上深耕。

截至目前,中国节能在长江经济带累计实施各类节能环保及绿色发展项目近500项,涉及金额超过1300亿元。特别是在咸宁、衡阳、湖州、毕节4个试点城市开展的咸宁嘉鱼项目、衡阳湘江左岸项目、湖州“太湖首座”、毕节乡镇污水处理项目等先行先试项目均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咸宁嘉鱼项目运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模式,将废弃矿山、长江岸线、河湖水体等各类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性治理修复,并辅以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治理后,原来污染严重的小湖已经成为城市水生态公园;荒漠化的马鞍山已成为矿山郊野生态公园;违法乱建严重的长江岸线已经成为沿江生活环境改善示范带和著名的网红打卡地。2021年,该项目沙盘还入选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并作为展品永久陈列。

答好“长江大保护”这一考题,不能只靠企业,还要凝聚各方合力,除了长江经济带不断扩大业务布局外,中国节能还积极发挥平台作用,集聚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不断探索创新系统治理模式、商业运作模式和多方合作模式,共同谱写“长江大保护”答卷。

依托在承担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工作中取得的经验,中国节能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同样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截至2021年底,中国节能在黄河流域9省区设立各级子企业超过160家;实施各类节能环保项目470余项,涉及金额超过900亿元,重点跟进项目150余项,涉及金额超过700亿元。

宋鑫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节能把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作为市场区域布局的两个重点,分别编制了专项规划,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在黄河流域“新增签约额不低于500亿元,力争达到800亿元”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在黄河流域重点实施的清洁能源替代与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固危废处置能力建设和资源化利用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区域绿色发展系统工程等五大工程,带着责任、带着方案、带着资源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中国节能还积极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落地了一批优质项目,持续贡献央企力量。”宋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