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2月6日电(记者张力元)上午9点,摁下遥控器,王聪大棚外的卷帘自动升起,2亩多地的茄子棚里顿时亮了起来。虽然正值销售旺季,但王聪两口子仍每天只需忙活4个多小时。
“90后”的王聪是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人。“我这是第五代棚,足够用了,别人还有更高级的呢。”王聪说。他扯了扯绳子,放风口展开,新鲜空气得以进来。
寿光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全年蔬菜种植面积60万亩,年产量450万吨,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1989年,三元朱村人用麦穰和泥夯筑成第一代棚。
王聪的父亲就是最早种棚的人之一,但在王聪的记忆里,父亲种棚时格外忙。“父辈种棚全靠出大力,用铁锹翻地得干一个多星期,摘下来的黄瓜还得一筐筐背到棚外,一筐就是100多斤,汗一身一身地出,经常累得腰酸背痛。”他说。
随着大棚的升级迭代,种棚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用蛮力。2016年,从青岛理工大学毕业的王聪不顾父亲反对,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和妻子回到家乡,当起了“棚二代”。“父亲就想让我去城里,但我觉得种棚不丢人,好好干肯定有出息。”他说。
王聪先后花费10万元给“老棚”安装自动卷帘机、喷灌设备、自动打药机等,用钢筋加固棚体,并将棚顶的被褥、草帘升级为专业的防雨雪棉被。在大棚入口处,一辆电动小推车十分惹眼。王聪说:“这是我花600块钱组装的‘运菜机’,运菜再也不用肩挑手提咯。”他的大棚变“聪明”了。
不仅如此,与父辈种棚只追求产量不同,王聪两口子更看重质量。王聪的妻子董俊艳说:“茄子生长的时候,一株保留两个枝蔓,能有效保证茄子的质量和口感,每斤还能多卖点钱。”
2021年,王聪两口子年收入20多万元,是父亲当年收入的数倍,父亲常感叹“孩子们‘耍着玩’就把棚种了”。
三元朱村党支部委员王岩涛说:“回乡发展蔬菜产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里专门请技术人员全程帮扶,还给予资金支持,眼看着地里就结出了‘智慧果’。”
如今,三元朱村的千亩地里“长”着200多个“聪明棚”,菜农们通过接受专业培训、观看讲座、网络咨询等方式学会了用“巧劲儿”,村里还有人搞起了农家乐、采摘园,村集体年收入超百万元。
新的一年,王聪计划去高端蔬菜大棚“取取经”,争取更高的收益,而他的父亲也没“退休”,他已到达新疆喀什,帮助当地农民种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