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春节只有不到半个月了,广东东莞的一个建筑工地正忙着赶工。来自四川凉山昭觉县的彝族小伙阿西说拉已通过工地负责人帮忙购买了返乡的“春风行动”班车票。
一人就业,全家幸福
一人打工,全家脱贫。劳务收入是凉山高寒山区的彝族群众脱贫奔康最重要的支撑,而珠三角地区就是凉山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之一。每年春运期间,成千上万的务工人员往来于两地。
23日一大早,阿西说拉早早醒来,一边收拾行李,一边与一同返乡的老乡们约定在车站汇合的时间。
在经过严格的疫情防控检查后,下午5点,他们顺利登上了“东莞—凉山”的客运班线。
两年前,东莞还没有直达凉山的班线,两地相距2000多公里,一路辗转,再加上住宿吃饭,花费很大,每次放假回家成了最头疼的事。
自2019年底开通凉山至东莞的班线后,凉山交通运输部门在售票大厅增设志愿服务者,引导务工人员在售票窗口或自助售票机购票。此外,还开展了增设民工优先购票窗口、宣传防骗防盗知识、候车室增设党员义务服务岗等一系列工作,为到“珠三角”经济区务工的民工开设独立检票快速通道。
25日下午就能到家,阿西说拉上车就蒙头大睡。
家在远方,归心似箭
“各位乘客,我们已进入凉山地界,再过1个多小时,就能到达西昌收费站……”,25日上午,客车广播里响起乘务员的声音。客车里顿时热闹起来。
9:00左右,在经过了30多个小时的行驶后,客车缓缓驶入了西昌市汽车客运中心待检区。
在待检区,车站的疫情防控人员早已严阵以待。经过详细的信息核实,确保检查完毕后,阿西说拉起身从行李架上取下行李,同其他乘客依次下车,准备换乘前往昭觉的县际班线。
朝始发,夕已至
西昌到昭觉县城100多公里,全程高寒山区,这段路在10年前需要耗费约一天的时间。自从2013年以来,凉山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先导性工程,保证了西昌到所有县城通三级及以上公路。
经过2个多小时的短途行程,车辆到达了昭觉县客运站。在与同伴匆匆告别后,阿西说拉加快脚步奔向候车区的“小黄车”。
候车区的“小黄车”整齐统一,驾驶员戴工牌、着工装,服务规范,这就是升级后的“金通工程”,“为民办实事”重要项目。截至2021年底,全州共有3420辆乡村客运“金通工程”小黄车,覆盖了全州所有的3746个建制村,真正实现群众“出门能上车”的愿望。坐上“小黄车”就能到家门口,能轻松置办全各种年货物品。
“小黄车”沿着宁静的乡村道路向着家的方向快速行驶。远远看见妻子和孩子们在村口等候,阿西说拉似站非站地爬在前排座椅上,透过车窗看着向他招手的孩子们。
还未等“小黄车”停稳,4个孩子就冲到车前。孩子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一边帮着接拿东西,一边向许久未见的爸爸报告学习、生活情况。妻子从他手上接过了行李,两人相视一笑。
一家人告别“小黄车”,在欢声笑语中向家的方向走去。
这么多年,从十多年前春运回家路途的不易和一票难求的无奈,到现在,即使在疫情防控之下,交通线路的不断完善、运输服务的不断提升、出行方式的多种选择成为助力春运的硬核存在。每一个凉山交通人恪守职责,严把关卡,确保每位返乡人安全团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文/摄 龚雷 组照拍摄时间:2022年1月25日)中国网新闻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