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十元,一律十元。”不知屏幕前的你,对过去街头常见的十元店还有印象吗?从文具、厨具,到小电器、化妆品,各种日用小商品在这里集中码放,路过随手挑上几样也花不了多少钱。如今不少商场里,一种升级版的“十元店”正在加速布局。琳琅满目的饰品,相对低廉的价格,一家家饰品店正吸引消费者驻足解囊。有人表示:小时候拒绝不了十元店里耳环的我,长大了还是会乖乖走进网红饰品店。

如果说过去的十元店“什么都卖”,那么这些新兴饰品店则深耕垂直领域,将潜在消费对象对准了年轻人和女性群体。时下,时尚穿搭在各平台广泛传播,饰品不再局限于正式场合保持优雅、象征身份的金银珠宝,锆石、合金乃至塑料饰品也成为很多人日常搭配的选择。宽松衣服配细腰链,短发搭配小巧精致耳环,就连运动装也可以搭上一条街头风项链,饰品正在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为了营造氛围感,不需要纠结于材质、品牌,只要外观合适、“戴个样子”就行,这些都为饰品店走红奠定了需求端基础。

与此同时,新兴饰品店深谙消费者心态,大大提升了购物体验。不同于十元店的杂乱无章,饰品店分类精细,帽子、手链、发箍等小品类摆放合理,有的甚至在耳环中区分耳夹款和耳骨夹款,任君挑选;不同于十元店的狭窄逼仄,不少饰品店面积较大、动线设计复杂,为慢慢逛、慢慢挑提供可能;不同于十元店的简易装修,这些饰品店设计精心,以简约的纯色背景、仔细设置的镜面和灯光,让前来拍照打卡的年轻人轻松“出片”。在消费的同时满足社交需求,饰品店成为网红店也在情理之中。

近来,从平价饰品店,到线上一元店,低价小商品零售店似乎又有复苏之势。只是正如有人所说:“几元店赛道”已经悄然完成了几次“换血”,不同于当年光景。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变化的是店面,不变的是便宜。无论是真的“十元”,还是几元、几十元不等的均价,纵然商家同样能从中获得不小的盈利,但看似低廉的价格始终能对消费者形成吸引力。不需要货比三家,不需要精挑细选,不需要团券优惠,合适就买,任意采购,哪怕买错了也不用更换,哪怕只用一次也不可惜。这些快消小商品为人们解决了不少生活小难题,更为不少消费者带来了易得的快乐与满足。

前几年,“消费降级”的话题曾引发人们广泛讨论,沉迷“十元店”是否是消费降级呢?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将更多收入用于满足社交、审美等更高层次消费,购买网红饰品也是体现之一。另一方面,追求物美价廉而不买贵比阔,恰恰是消费观念升级的表现。从供给角度看,充分发展的消费市场必然会带来更丰富的供给渠道、形成更充分的市场竞争,小商品行业推陈出新,实现商家、顾客双赢,也为消费升级创造了条件。

但必须看到,购买“小东小西”常常与冲动消费、即兴消费相伴随,看似便宜的物件也可能一点一点榨干你的钱包。在鲍德里亚描绘的消费社会中,一件商品会与其他相关商品形成紧密的诱惑链条,诱导人们不断消费,同时束缚我们的生活。的确,买衣服就会想到搭配的饰品,买饰品就要考虑合适的美妆,一系列商品共同形成了符号价值,使得人们一买就“停不下来”,有时甚至忽略了真正的需求。而在时尚潮流和低廉价格的作用下,不少商品成为“一次性”或“日抛”进而产生的过度消费和浪费现象,也值得警惕。

时下,小商品零售业朝着打造品牌、创新款式、优化供应链的方向一路前行。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理念也需适应市场变化。重新反思“十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口号,我们或许会发现:十元店给人们带来的可能是“喜欢就能买”的魄力,也可能是“杂物积如山”的混乱、“用一次就扔”的窘境。毕竟,低价与其说适应了消费需求倒不如说是驱动了消费欲望,而忽略需求的购买,哪怕再便宜也不值。

这正是:

十块钱,又不多,买不了房子买不了车,旅游也到不了莫斯科;

十块钱,随便作,有用没用堆满了“窝”,再大的房子也没处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