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出生的成都小伙马春林酷爱雪山,常年行摄于西藏,拍摄作品常现于各大媒体及杂志封面。多年前,刚上大学的他第一次踏入青藏高原,见到的第一座海拔八千米的雪山就是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这成为了他和珠峰故事的开始。
浪漫始于大学 追“峰”人的苦与乐
沉迷于雪山就注定要常常涉足荒无人烟的高原。很多通往雪山的道路崎岖坎坷,长途跋涉在所难免,但这些对于马春林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回首往事,一次次的暴风雪、缺氧、车祸等突发事件似乎已成过眼云烟,真正给马春林留下深刻印记的,是雪山所带来的震撼。“拍摄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山就像集邮票、全家福一样,从不同角度往往会呈现不一样的美感。”
以前,马春林常通过电视、网络和实地考察,废寝忘食地研究喜马拉雅。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前往西藏很多地方的路况都有了质的提升。西藏已成旅游胜地,曾经小众的雪山圈也渐渐走进人们视野。
这些年,马春林在大量拍摄这类题材的同时,也深入学习雪山知识并向专家取经。久而久之,他的拍摄作品也具备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然而初心不变,马春林的追“峰”路还很长。
参与珠峰测高 萌发卡达之行
2019年的一天,马春林偶然在地图上看到卡达山谷,长期拍摄积累了大量经验,他马上想到,“这里应该能拍到珠峰的金字塔状态。”经过多次卫星地图的模拟,他愈发肯定自己的判断,并萌发了卡达之行的念想。
2020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马春林参与到中国再次测量珠峰高度的行动中。在测高途中,他再次确认了卡达山谷这个珠峰的拍摄角度。然而遗憾的是,2020年随后的卡达之行未能如愿。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马春林参与中国国家地理的科考项目——探访百年珠峰,他的卡达之行得以如愿。100年前,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从卡达山谷穿过,在卡达山冰川确认了至今都在使用的北坡登顶路线。此后,这个山谷整整沉寂了100年,一直无人问津。这里,完美的山体轮廓出现在日出前的两个小时内,通过马春林的镜头,卡达山谷的壮美再一次被呈现在世人面前。
鸟瞰长空 追寻可乘之“机”
当摄影师把镜头放在不同角度拍摄,带来的画面观感完全不一样。地面角度值得摄影师们一生发掘,但是人们也时常会幻想像动物一样鱼翔浅底、鸟瞰长空。划过喜马拉雅山脉的飞鸟视角,是雪山爱好者马春林的常用拍摄角度。“很多旅客飞向拉萨的时候,面对飞机窗外划过的雪山,惊呼壮观,却难以直呼其名。”航拍,马春林筹备已久。
《当你飞向拉萨,你会看到什么》一文发布之后,很多旅客更加关注西藏航线窗外的景色。而马春林也诞生了乘坐民航客机航拍中国的想法。“那些我们曾经看过的景色,从飞机上这个全新角度俯瞰观赏,陌生又熟悉。”坐飞机拍中国大地的计划马春林已经执行了三年多,大大小小的机场他基本都去过。从一开始顺路拍摄,到后来为了拍摄而奔波于各个机场。这种特殊旅行带来的疲惫,却被飞机上拍到的理想素材治愈。当问及这个计划的由来时,马春林说,“希望让大家坐飞机的时候不无聊,同时也重新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祖国。”(文/摄 栗卫斌 马春林)中国网新闻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