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了大半个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后勤服务中心主任魏永贤终于可以每晚回家了。
自10月21日以来,青海累计发现12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集中收治在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
连日来,战“疫”的“前线”与“后方”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患者得到“一人一策”精准救治,截至24日已有8例治愈出院,其余均为轻型。
魏永贤想起,此前为寻找合适的隔离宾馆,顶着寒风和同事奔波到凌晨的情景。“按照国家防控方案要求,当时全院隔离病区、核酸检测等120多名医护及相关人员均须‘两点一线’闭环管理。”他说。
彼时,医院也正为接收确诊病例连夜准备。“为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我们在一天内安排近200余名患者出院或转至外院治疗,并集结应急医疗队、培训人员,布设消杀隔离病房,保障各项物资到位。”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丁月荷回忆,自己在一天内接了300多通电话。
“医务科是外围保障的‘中枢’,所有救治中遇到的问题都从隔离病区集中反馈给我们,再分别协调相关部门去解决。”丁月荷举例,“比如,根据病情需要和专家组要求,我们须及时申请、采购各类设备、耗材、药品。”
为此,医务科动态清零“日台账”,保障各项救治、院感措施落实到位。
隔离病区落实国家、省、院三级专家“日会诊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一人一案”。
“每天会诊结束后,病区内外视频连线‘里应外合’,我们收集、汇总、整理专家意见、病人状况等信息,上报省、国家卫健委,每天需做大量报表、数据和统计。”丁月荷介绍。
“同时,我们在专家组指导下更加严格规范‘三区两通道’设置,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院内环境‘零污染’。”丁月荷说。
“病人的康复与营养搭配、休息、情绪都有关。”魏永贤说,“医院里十几名厨师每天从凌晨4点一直干到晚上9点,消毒、食材、留样各环节都不能大意,糖尿病人在营养师指导下单独备餐,吃得好才有体力、抵抗力战胜病毒。”
除了吃住,魏永贤和同事们还要操心不少“修修补补”的“零碎事”:更换水龙头、巡查电路,保障病区水电暖;车队司机提前消毒车辆,24小时随时接送、做好外围应急保障;保洁员处置医疗废物、消杀死角;洗衣房每天清洗七八十套浸透汗水的中间衣……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疫’打的是统筹、配合,前线冲锋,后方保障。”魏永贤表示。
从不断优化的动线走道、化验单上更加具体的数据指标,到防护服上的粘条、口罩上的挂钩……每个微小调整的背后,是医院科学防控、统筹兼顾的力量,医护人员也在一次次“精益求精”中,更新、加深对疫情的认知。
“不是第一次战‘疫’,却比第一次更辛苦。”丁月荷感到,疫情“大考”不仅为交出答卷,也为完成自身的“学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