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导弹在空战中的定位及发展状况如何?请看专家解读

发布时间:2021-11-19 10:54:28  |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  作者:张 翚 尚鸿博  |  责任编辑:谢露莹
分享到:

空空导弹的进化之路

■张 翚 尚鸿博

历经70余年快速发展,空空导弹成为现代战争中夺取制空权的主战武器

世界上第一种空空导弹是二战末期德国研制的X-4空空导弹。该导弹由飞机发射,采用的是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些技术在当时属于高科技,但由于技术不成熟,未能用于实战。

二战后,空空导弹迅速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装备军队,形成第一代空空导弹家族。这一代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典型产品包括美国的AIM-9B“响尾蛇”、苏联的K-13等,均采用非致冷硫化铅红外探测器,用超小型电子管放大器进行信号处理,只能在目标尾后进行探测,有效攻击范围仅为目标尾后2千米~3千米。该代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主要为半主动雷达制导,典型产品如美国的“麻雀”-1,采用雷达波束制导,攻击范围很小。所以,第一代空空导弹只能作为机炮的辅助武器来使用。

第二代红外空空导弹代表产品有美国AIM-9D“响尾蛇”、法国的“马特拉”R550、苏联的R-60T等,于20世纪60年代装备军队,采用致冷型硫化铅探测器提高灵敏度,用晶体管电路进行信号处理,减重的同时提高了导弹可靠性和寿命,采用红外近炸引信。典型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有美国的“麻雀”-3A、英国的“火光”等,采用转动翼气动布局、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这类导弹的攻击包线有所扩大,但仍只能在后半球攻击或者迎头拦截小机动目标。

  AIM-9X空空导弹。

<  1  2  3  4  5  6  7  >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