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赴上海参加进博会的报道,有点小激动。但因为上海和北京都有小规模的疫情爆发,整个进博会之旅都伴随着严格的防疫措施——需提交核酸阴性证明、疫苗接种记录和上海绿码才能开通证件权限,而进入场馆时还需再次出示48小时之内的核酸阴性证明。于是我和同行小伙伴算着时间测核酸的日子开始了。不过,这并没有给我们的进博之行带来任何不便。我们入住的是会方指定媒体酒店,这里配套设置了核酸检测点,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记者都可以在这里完成核酸检测。进入指定的小程序,登录、扫码、咽拭子——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两分钟就可以搞定,是进博会顺利举行的坚实保障。

通过小程序“健康云”可以快捷完成核酸检测的预约、检测和结果上传

来之前就听说过会场“四叶草”很大,但是,没想到这么大。日均两万步也逛不完的偌大场馆里容纳了来自55个国家的640家展商,阴雨天气也不能阻挡观展者们的热情,整个国家会展中心被一股热浪包围。只可惜展馆太大、内容太多,我和小伙伴除了有的放矢地采访了几家日本参展商之外,实在是没有时间把其它展位也都看一看,算是小小的遗憾。

在今年新设的艺术品展区,草间弥生的“大南瓜”和观众见面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一大批日本企业进入了中国市场,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的“老朋友”。进入中国市场40周年的资生堂、深入国人生活各个领域的松下电器、因高性价比而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丰田汽车……采访一圈下来,我感受到,这些“老朋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对中国市场高度信任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希望在中国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中国共同成长,深度参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食品馆的JETRO展区,乔装打扮的参展商在拍摄展品

11月8号,在7级大风的威力下,上海一扫前几天的阴霾,晴空万里,但冷得出奇。这天是记者节。早上来到新闻中心后,一下车就看到几个志愿者小朋友裹着羽绒服举着引导牌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嘴里还不忘对到达场馆的记者说:“记者老师,节日快乐!”那一刻有点泪目。新闻中心是记者们除了场馆之外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从白天都夜晚,都有无数记者忙碌的身影。和他们并肩作战,让我感觉到自己很荣幸能够见证这场盛宴。同时,也为自己是一名记者感到骄傲。

新闻中心的志愿者小朋友们为记者准备的记者节小惊喜

进博会落幕。回京路上,高铁过了济南就开始能够透过车窗看到地上的积雪,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又回到了北方。进博会那些天,从白天到黑夜,从风雨到晴天,虽然疲惫,但很充实。

向支撑这场盛会顺利举办的无数个幕后英雄致敬,也期待今后的进博会能够越办越好。

记者在食品及农产品展区试饮初次参展的哥伦比亚企业的饮品

图片:袁舒

作者系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