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兵的军工情怀

■唐幼珣 李若铭 张 可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纪念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飞)航空博览园迎来了3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志愿军老兵金钟元、马英和曾担任空军驻国营112厂(沈飞前身)军代表刘奇。胸前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军功章,见证着他们的光荣岁月。

  上图:金钟元、马英、刘奇(从左至右)与“鹘鹰”战机合影。陈 阳摄

“我要到造飞机的地方去”

“我要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前线去。”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年仅22岁的金钟元不顾身体伤病,毅然向组织提出申请,到最危险的前线战场。

跟随第一批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峥嵘岁月,让金钟元终身难忘。

“有一次,部队突然遭到敌机轰炸,炸弹就落在我旁边的防空洞上,一位战友不幸牺牲……”这段经历始终埋藏在金钟元的内心深处,他时常带着家人去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给战友扫墓。拿出一张张中国战机照片,金钟元激动地说:“兄弟们,我们有了国产先进战机,我们再也不会被动挨打了。”

“我要到造飞机的地方去。”战争结束后,金钟元决定到造飞机的军工厂工作,为祖国航空事业尽一份力。他选择了国营112厂,走上了航空报国的道路。

“我的选择是对的。”一手拄着拐杖,一手轻抚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战机,金钟元自豪地说。

在国营112厂工作期间,金钟元参与了重点型号攻坚任务,编写了《沈飞质量管理手册》……他把无数个试验数据和报告组合成梦想的翅膀,托举国产战机顺利腾飞。

现场,金钟元嘱咐沈飞年轻工匠:“你们要继续努力,造出更多先进战机。”

“让祖国空军更强大”

“当时我年纪小,差点就没能实现参军梦想。”刘奇16岁参加革命,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英勇无畏、冲锋在前,荣立三等功2次。

新中国成立后,刘奇先后在空军多个部门任职,后来成为空军驻国营112厂的一名军代表。

“这就是我们的先进战机吧!”凝视着第四代多用途隐身战机“鹘鹰”,刘奇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与飞机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希望祖国战机越来越先进。

刘奇听完讲解员对“鹘鹰”的介绍后,激动地说:“双发、两个垂直尾翼……真是太棒了!”

“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空军,就无法守护和平的天空,我们要造世界一流战机,让祖国空军更强大。”短暂交流中,刘奇讲得最多的是对空军武器装备发展的期盼。

“多造好飞机,赶超世界一流”

“朝鲜战场,我们面对的是当时强大的美国空军,敌我实力相差悬殊。”马英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的往事——1950年10月,他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一次战斗后,全连仅剩6人。

马英回忆说:“那时候,如果我们空军有先进战机,就不会有这么多战友流血牺牲。”

第二年回国后,马英来到空军第四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我要练好飞行本领,在天空与敌人一决高下。”马英说。

在飞行训练中,马英表现突出成为一名飞行教员。没能和敌人在空中“拼刺刀”,让马英有些遗憾。但想到能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飞行员,他感到无比自豪。

参观过程中,见到“老朋友”歼-5飞机,马英感慨万千。他曾驾驶歼-5飞机空中飞行3000多个小时,数十年后重逢,心中有太多感情需要倾诉。

现场,马英说了一句朝鲜语,意思是“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从鸭绿江过来的。”70多年过去了,老人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这句话。

“多造好飞机,赶超世界一流!”参观结束后,马英紧握双拳,满怀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