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网络安全人才供需失衡 专家:必须规模化、个性化培养高水平人才
中国网10月12日讯(记者 林伊人)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论坛”12日举行。会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猎聘网和安恒信息联合编写的《网络信息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增长 薪资稳步提高
《报告》基于数据从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市场的供需现状出发,对网络安全产业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报告》显示,网络安全产业人才需求高速增长。受疫情影响,2020年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下降,2021年上半年人才需求总量增长高达39.87%,远超2019年的16.11%,网络人才队伍不断扩大。
同时,网络安全人才的质量和薪资也在稳步提高。自2019年以来超九成网络安全人才的最高学历为本科及研究生以上,2021年网络安全领域的平均招聘薪酬达到22387元/月,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85%。这主要是因为用人单位通过社会招聘网站招募的大多数为中高端人才,薪资待遇会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此外,网络安全从业者呈现逐渐年轻化态势,80%以上的网络安全从业人员的年龄段集中于25-40岁之间。男性在网络安全行业仍然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占比超70%。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网络安全人才供需失衡 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在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增长的同时,《报告》指出,网络安全人才供需严重失衡,不仅体现在数量,更体现在不同类型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错位。
安恒信息数字人才创研院院长苗春雨告诉中国网记者,每年全国高校网络安全相关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人才数量不足2万人,而真正能进入行业、企业工作的比例不超过60%,“再考虑到人才质量上的供给差距,应届毕业生数量无法满足整体行业增长需求,更不要说填补历史缺口。”
苗春雨认为,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的网络安全基础研究型人才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均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网络安全产业讲究实战,基础研究型人才的理论研究内容与实际应用场景偏离较大,往往需要1-2年的转化期,对掌握的方法论重新梳理和整合,才能满足企业需求。
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在各高校的实践能力养成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仅20%的应届毕业生能够快速融入真实业务,40%的应届毕业生则需通过1-2个月的实践培训,才能满足企业实践能力要求,另外的应届毕业生或根本没有能力进入行业工作。”苗春雨说。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专家:必须规模化、个性化培养高水平网络安全人才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起,有将近100所本科院校设立或申请设置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近200所高职类院校开设信息安全应用技术或相关专业。
《报告》显示,学生对网络安全专业了解程度总体较高。从专业建设情况看,多数学生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专业培养相关内容较为满意,但仍存在亟待改进之处。
长江学者、陕西省网络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沈玉龙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安全专业属于热门专业,近年来,设置相关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招生数量增长较快,但是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产业需求。
沈玉龙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络安全教师队伍相对薄弱,人才培养与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脱钩,层次化人才培养梯队尚未形成。“相较计算机专业,高校网络安全专业教师队伍的规模相对较小,导致网络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数量也相对较少。”
沈玉龙表示,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国家网络安全建设越来越紧迫。“网络安全人才是专门人才,高质量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是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的基础。加快我国网络安全建设就必须规模化、个性化地培养高水平的网络安全人才。”
针对网络安全人才供需失衡问题,沈玉龙建议高校扩大网络安全专业博士生、硕士生的招生数量,形成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梯队。同时,充分利用“AI+教育”建立个性化、规模化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还应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将国家安全、经济发展、行业发展与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以培养网络安全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