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空军营长为何给陆军连长“点赞”

■唐崇丁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姜博西

听完南部战区陆军某部地空导弹连原连长马晓飞的故事,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营营长刘祺伟忍不住感叹:“真厉害!”

一名空军营长为一位陆军连长“点赞”,这样的交集源于一场“跨域”事迹报告会:前不久,南部战区举办备战打仗先进事迹报告会,来自不同军兵种的9名备战打仗先进典型,通过视频会议面向战区部队官兵作事迹报告,并将典型的先进事迹材料发布在强军网上组织学习讨论。

“每个典型的事迹都是那样的精彩。这是一场‘强强联合’的事迹报告会,有知识的传递,更有思维的碰撞,还有情感的交融。”刘祺伟同营战友、中士曾子嘉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接触更多的是空军地导部队,如今看到陆军地导部队的战友,顿生“惺惺相惜”之感。

而刘祺伟最大的感受,是渴望向陆军的先进典型马晓飞学习:“他带队创下某型武器系统实战化训练3个全军之最,个人荣立二等功,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

虽属不同军种,武器类型各异,但刘祺伟深知“3个全军之最”的难度:那是对兵器性能极限的探索,也是对人的能力潜力的极大发掘。

来自陆军的马晓飞,俨然成为刘祺伟和同营战友们心目中的“星”。该营某连指导员周宝元直接把马晓飞的事迹转化为驻训场上的一堂“微课”,将学典型的热情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动力——

“无论是顶着暴雨连夜机动500多公里的一往无前,还是连续200多天吃在阵地上、睡在战车边值班备勤的执着坚守,背后都是铁血担当,都是对战胜的渴望……陆军的战友能够做得到,我们能不能做到?”

“能!能!”战士们的应答声响彻云霄。

一场“联合”报告会,触动的不仅是心灵,更是对练兵备战实践的一种推动。那场报告会结束后,营长刘祺伟几经问询,通过内部连线,拨通了马晓飞的电话。他们像老朋友一般,热烈地聊起各自的组训心得和战术战法探索经验。

“虽然装备型号不同,但组训思路相通。”刘祺伟说,那通电话激起了不少思想火花。之后的组训实践中,他把这些“火花”融入战术战法研究,并在随后开展的联合演练中进行检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该营官兵也“有样学样”,纷纷利用参加联合演练的机会主动向不同军兵种的战友们请教交流,将“他山之石”不断化作杀敌制胜的“金点子”。

“学陆军典型能有这样的意外收获,恰恰说明了我们虽然隶属不同军种,但只要朝着联合的方向一起努力,制胜能力就能更快提升。”刘祺伟说,“希望这种跨越军兵种的交流机会更多一些,为不同军兵种的战友们源源不断注入联合基因。”

上图:南部战区积极探索培塑联合文化,使联合作战效益得到更为充分的释放。 湛移星、邵龙飞摄

一场“跨域”报告会的联合效应

——南部战区举办备战打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新闻调查与启示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姜博西 记者 段江山 通讯员 胡树春 罗盛轩

“未来联合作战,先从沟通了解开始”

“一场报告会有啥稀奇,还能有意外收获?”报告会前,战区陆军某旅参谋刘海涛心中嘀咕。

刘海涛正在抓紧准备参加一场多兵种联合演练,没想到还是被科长杨贤拽到了会场。杨贤告诉他,报告会上可能有“意外收获”。

“我旅列装的某新型战机,能够携带多种国产航空弹药,具有优越的对地、对海精确打击性能……”报告会上,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王淼一开口,便让刘海涛觉得不虚此行。

王淼简单介绍装备性能后,向大家分享了一段惊险的“战斗”经历。

“在某次演练中,我们一路突破拦截,克服电磁干扰,直抵攻击区。我作为长机,30秒内完成搜索定位,首发命中;僚机在导调临时更改目标、攻击窗口仅剩4分钟情况下,手动更改坐标,目视发现瞄准,精准无误摧毁目标……”王淼的讲述瞬间吸引了刘海涛的注意,不仅因为故事够精彩,还因为这些故事里蕴含着第一手的军种知识。

听得越多,刘海涛感觉收获也就越多。他不禁感叹:这场报告会传递了大量直观而具体的军兵种知识,这些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

从空军到海军、火箭军,从有形战场到无形战线……来自不同军兵种的典型事迹,让刘海涛大开眼界:“没想到未来战场上一起并肩战斗的兄弟军种,还有这么多绝活儿!”

“未来联合作战,先从沟通了解开始。这场‘跨域’报告会为全战区官兵了解不同军兵种部队开启了一扇窗。”南部战区某局领导认为,只有平时加强军兵种之间沟通交流,才能使未来联合作战更加无缝衔接、更加高效。他们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举办这场“跨域”报告会,就是希望不同军兵种官兵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启发,在彼此认同中自觉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打造富有战区特色的联合文化。

“我带领部队飞远海、登岛礁,上高原、进戈壁,在极限环境、极限状态下苦练精飞,先后突破10多个实战难题,创新20多套战法打法……”王淼的讲述还在继续。

千里之外,战区海军某旅参谋王琰皓也在同步收听收看王淼的报告。“这必定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痛苦。”王淼在某次军事赛场上“折戟”后,知耻而后勇的奋斗历程,令王琰皓感同身受。

前不久,王琰皓所在单位与陆航某旅联合开展战法研究,却在几次验证中都失败了。

“真让人‘怀疑人生’!”想起这件事,王琰皓依然懊恼不已,但王淼的经历为他们的战法研究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听完事迹报告,王琰皓重振勇气:“创新之路没有坦途,联合战法研究就应该越是艰险越向前。”

“联合作战,形联更要心联。‘联心’有多紧密,联合作战的收益就有多大,胜算的把握也就会有多大。”南部战区某部领导告诉记者,报告会既是军兵种知识的交流,也是认知的拓展、情感的沟通,通过打破各军兵种之间体制、编制、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壁垒,有助于战区官兵在未来联合作战中从“形联”真正走向“神联”。

“不同的军种,有着相同的精神底色”

“常年驻守在气候恶劣的高山海岛、人迹罕至的祖国边陲,经常与寂寞为伍、荒凉为伴,不少人患上了胃病、风湿病……”对着摄像机的镜头,战略支援部队某部政委张晓文讲述着官兵的工作生活状况。

远在千里之外的巨幅屏幕前,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上士戴源听得眼眶湿润。

“除了感动,更多的还是共鸣。”戴源告诉记者,常年驻守边防一线,他对这些战略支援部队战友们的工作生活经历很有共鸣,但真正触动他的,还是军人共有的使命情怀。

“有时面临生理和心理的极限考验,大家也不问苦累,始终保持冲锋姿态和战斗状态,就是想用这种使命担当,兑现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庄严承诺。”张晓文的事迹报告还在继续,“我们的战士经常爱说这样一句话:‘桐油罐里装桐油,红上加红’,意思是忠心耿耿、绝对可靠!”

这话说到了戴源的心坎里:虽然我们身处不同军种,守卫的却是同样的忠诚和信念。

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这场“跨域”报告会把战区辖区各军兵种部队联结在一起,不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也带来精神上的相互激励。

“战争不会等你准备好了再打,我们必须随时能拉得出、打得赢!”听着海军某舰政委李建国铿锵有力的报告,火箭军某旅一营营长李松平想起自己的一段组训经历。

前期,该营换装某新式装备不到2个月,李松平就带领官兵熟练掌握了操作技能。然而,在讨论下一步组训方向时,该营党委委员们发生了意见分歧:有的委员建议,既然已经超额提前达到新装备训练目标,就应该顶着风险继续向实战化练兵转进;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固守安全底线、持续开展基础训练更为稳妥。

“新舰入列3个月,我们便驶向大洋练兵。一次,面对巨浪汹涌和极其凶险的复杂海况,舰艇摇摆逼近极限,有些官兵胃都吐空了、眼睛也涨红了,但仍坚守战位,圆满完成任务……” 台上,李建国平静地讲述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台下,李松平的心中却掀起了一片巨浪:“不管是海军还是火箭军,不管在海疆还是边疆,武艺精才是硬本事,打得赢才是硬道理!”

那一刻,李松平已下定决心:练兵起步就要跑出加速度。报告会结束,他就一一找党委委员谈心,在最短时间内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抓紧推进全营新装备实战化训练。

“不同的军种,有着相同的精神底色。”南部战区某部领导介绍,来自不同军兵种的典型代表,彰显的是战区官兵忠诚使命、为战向战的信念追求,折射的是党员干部立身为旗、勇当先锋的时代风貌,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奏响强军打赢的最强音。

即将出海遂行护航任务的战区海军某旅中士张宇,听完驻香港部队某旅指导员刘君的精彩报告后,脑海中印刻下那张画面感人的照片——

这是2018年驻香港部队举办军营开放日当天拍摄的,照片中,身着礼服、军姿笔挺的仪仗女兵张留霜在烈日下执勤,一位香港阿婆满眼关爱地上前为其擦汗。

“照片一经报道,日点击量超8000万次。”这让张宇想到也门撤侨时,战友郭燕那张火爆全世界的照片,“无论是什么军种,无论身处何地,我们时刻代表着解放军威武文明的形象。”

张宇在即将开启的出海工作手册上一笔一画地写道:完成任务、树好形象,为军旗增光添彩。

“他探索走过的路,是我过河的桥和船”

“要把连队练成‘硬骨头’,自己首先要成为‘武教头’!”夜深人静,火箭军某旅导弹发射连连长刘杰翻阅着笔记,耳际仿佛还回荡着白天事迹报告会上铿锵有力的话语。

如何才能带出过得硬的连队?这是刘杰上任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听了南部战区陆军某部地空导弹连原连长马晓飞的先进事迹报告,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白天钻战车练实操,40℃高温,一练就是一整天。晚上啃教材学原理,把某武器系统3大专业17个岗位训了个遍,达到岗岗能操作、个个都熟练……”细细品味马晓飞的“蜕变”历程,刘杰心中顿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参照马晓飞的成长秘诀,刘杰经过认真酝酿,为自己拟制了一套“三步走”学习强能计划。

“他探索走过的路,是我过河的桥和船!”刘杰告诉记者,打铁还需自身硬,担负带兵打仗职责,就要像马晓飞那样,先把自己锻造成为一名过硬的连长,才能带出一个过硬的连队。

“先进典型的事迹很实在、很鲜活,照着就能学。”南部战区某部领导告诉记者,树典型的目的是为了学典型,让来自不同军兵种、不同战斗岗位的先进典型,讲述他们投身强军实践的经验做法和心路历程,就是为了引导广大官兵对标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催生强军胜战动力。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南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乔莎莎,先后取得联合作战重大攻关成果30余项,多项填补我军相关领域空白,被誉为新时代“花木兰”。当她在台上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台下战区某部干部王凯感觉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对于正处在思想徘徊期的王凯来说,触动他的并非乔莎莎取得的这些成绩,而是乔莎莎坚定不移、向战而行的抉择。

2016年,战区刚成立时,乔莎莎有多个选择:继续留在相对清闲舒适的岗位,转业进入广州公务员队伍……

“我就想当一名从事作战的军人!”几乎没有多想,乔莎莎选择了最难最苦的那条路——来到战区,向我军联合作战的“高地”发起冲锋。

“如果前面有多条路可以选,我选那条更难走的路。”那天,听完乔莎莎的事迹报告,王凯在日记本上若有所悟地写下了这样一行字。原先“向后转”想法还占上风的他,有了新的决定。

“谁的青春没有过迷茫,但庆幸的是,我在迷茫的路口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如今,王凯全身心投入到谋战务战中,并跻身某部战法创新团队核心骨干行列。

这场“跨域”事迹报告会中的一个个先进典型,就像改革强军路上的一座座灯塔,为向着强军胜战征途扬帆奋进的官兵指点迷津、传经送宝——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黄文杰刚走出报告会现场,就有人找他交流出征武汉抗疫战场的心得体会。

火箭军某基地参谋部某处处长李毅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打仗号手,时刻保持状态“满格”,他抓建备战的经验做法,在其他军种机关引起热烈反响,被参谋人员学习效仿……

这场报告会的冲击波还在战区各军兵种部队激荡,一场培塑战区联合文化的崭新实践已经拉开大幕……

厚植联合制胜的文化底蕴

■梁启英

未来战场,联合制胜。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战区的建立以及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组建,标志着我军联合作战体系构建迈出突破性、历史性一步,实现联合制胜目标有了坚实的体制编制基础。

战区因打仗而存在,为打赢而拼搏。聚力探索战区体制下联合制胜之道,是战区联合指挥机构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联合文化作为联合作战的重要支撑,需要在“形联”基础上,加速培塑联合文化推动“神联”,才能锻造出“形神兼备”的联合指挥和联合作战能力,进而真正实现联合制胜目标。可以说,培塑战区联合文化是打赢未来战争的使命倒逼,是战区转型重塑的现实考量,是履行主战职能的内在要求。

战区担负着应对本战略方向安全威胁、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使命,既要重视联合作战的方案完善、作战力量部署、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等“硬实力”建设,同样不能忽视联合文化“软实力”的培塑。把培塑战区联合文化作为精神纽带,用联合文化熔铸共同价值追求、编织共同精神纽带、催生共同使命担当,推动联合意识融入血脉、联合思维养成常态、联合规范形成自觉,才能为战区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所谓文化,‘文’是精神,是思想,是智慧;‘化’是引导,是启发,是渗透。”战区为战而生、向战而行,联合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特殊的“战”的内涵。总的来说,培塑战区联合价值理念,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牢牢把握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突出联合为纲、联合制胜核心要义,立起战区官兵共同遵循的思维模式和行动准则。

联合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建设培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把培塑联合文化作为战区战略工程、基础工程紧抓不放,渐进培育、久久为功。需要深刻把握联合文化培育的政治性、战斗性、创新性、实践性特点要求,强化联合思维理念,坚持教育引导、实践锤炼、环境熏陶、典型引路,增强“联”的意识;强化联合知识技能学习训练,坚持联建联备、联学联研、联训联演,擢升“联”的素质;强化联合行为规范,坚持法规约束、日常养成、任务锤炼,规范“联”的行为。

在强军文化的战略引领下,打造富有战区特色、支撑打赢制胜的战区联合文化,正在成为共识,在战区部队蔚然成风。假以时日,基于打赢信息化战争所具备的联合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必将脱胎换骨,实现由“要我联合”向“我要联合”的转变跨越,进而集聚起巨大的军事战略优势,以及强大的联战能战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