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7月23日电 题:5000年前你打鱼,5000年后我画你
新华社记者姜伟超、文静、马莎、张百慧
敦厚的陶盆、精巧的陶壶、线条流畅的陶罐……一件件出土于距今约5000年前的马家窑彩陶,伫立在甘肃省临洮县博物馆。在暖色灯光的映射下,橙黄色的陶体散发出幽微的光。
马家窑彩陶最为人称赞的,是和陶体相映成趣的各类纹饰。栩栩如生的鱼鸟纹、蛙纹,设计感十足的弧线三角纹、十字线间隔花瓣纹等无一不让前来观赏的人们叹服。
这是7月21日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新华社记者马莎 摄
“多年来,彩陶纹饰的原始含义一直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在20日召开的第五届马家窑文化节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春青说,精妙的纹饰犹如一把把密码锁。打开它,就能打开神秘的史前文明。
然而,在孩子们的眼里,纹饰却有着别样的含义。
“原来古人很早就会打鱼了!”穿梭在博物馆一排排彩陶展品中,7岁的赵灏严被一尊画着鱼纹的陶器深深吸引。
这是7月21日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新华社记者马莎 摄
赵灏严来自河北省廊坊市。趁着暑假,他来到“彩陶之乡”临洮县拜师学陶艺。这次博物馆之旅,看到陶器上的鱼纹和出土于马家窑的鱼刺、鱼钩,他直呼:“太神奇啦!”。
在刚刚结束的临洮县中小学生陶艺创作大赛决赛现场,一名小学参赛选手一手持毛笔,一手稳住陶罐,用自调的色彩细细描绘。手腕来回摆动间,一条活灵活现的鱼“游”出陶罐。
7月20日,在临洮县中小学生陶艺创作大赛决赛现场,孩子们正在绘制彩陶。新华社记者文静 摄
“鱼纹在马家窑彩陶中十分常见。在美术课上,我们会教学生怎样用线条勾勒出这些基础的纹饰。”临洮县西街小学美术老师刘艳霞说。
鱼,如同一名文化使者,沿着历史的纵深游历,将5000年彩陶文明的触角向青少年延伸。
正在上陶艺课的赵灏严,端坐在一台拉坯器前,认真看老师演示。老师将泥团放在机器中央,用手轻轻拥住泥团。随着拉坯器的旋转,在两手一推一拉之间,一只竖直的陶坯“拔地而起”。
陶艺老师融花说,陶艺创作营开办7天,孩子们会通过学习基础理论、拉坯、泥塑、彩绘等课程,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以孩童的视角观察、理解5000年彩陶文明。
彩陶上的一个个图案,在孩子们眼中就像能够穿越过去未来的“时光之窗”。
这是7月21日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拍摄的孩子们制作的彩陶。新华社记者马莎 摄
花了半个上午,赵灏严认真画好了一个有鱼纹的陶罐。他把陶罐小心翼翼举在眼前端详。
“老师,那时候的小朋友也会打鱼吗?”赵灏严问道。
“是啊。打鱼虽然辛苦,但也是有回报的。正是他们用智慧发明了鱼钩,敢于去河里打鱼,这种敢于探索的精神传承到今天,我们才有了大轮船,才有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融花说。
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林少雄看来,马家窑彩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深远。他认为,彩陶的出现,意味着笔、墨等基本工具已经“到位”;而纹饰的绘画,更意味着线条的发明。正是有了这些基本元素,文字、书画等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正是在这一笔一画的传承中,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得以不断地发扬光大、开拓创新。”林少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