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中国价值
 

总书记挂念的红色老区|花茂村的“美丽乡愁”

发布时间:2021-06-15 21:41:01  |  来源:央视网  |  责任编辑:刘峻凌
分享到:

编者按:老区苏区孕育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走过来的,工作过的很多地方都是老区,对老区的感情是很深厚的。”

习近平总书记出生于革命军人家庭,成长在陕北黄土高坡,“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他的血脉。在地方工作期间,他就一直关注当地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老区的挂念一如既往,他频频踏上红色土地,看望慰问老区人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特别策划《总书记挂念的红色老区》,讲述红色故事,展现老区的发展与变迁。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同村民座谈。

地处贵州遵义市的花茂村是红军长征途经之地。当年,红军队伍来到花茂村停留、住宿,并在相邻的苟坝村召开会议,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实现历史转折之后,又一场十分重要的会议。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看望村民。

2015年6月,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贵州考察调研,遵义是第一站。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后,总书记走进花茂村,实地了解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当时正值仲夏,花茂村路旁田地里,连片的向日葵开得正艳,习近平总书记下车驻足欣赏。当地干部介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山花繁茂的花茂村已经成为婚纱拍摄地,吸引着附近众多市民到此拍照留念。

乡村小径上鲜花怒放,道路两旁房屋干净整洁,总书记有感而发:“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2020年7月14日,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风貌。

什么是乡愁?总书记曾深情地说过,乡愁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

其实,花茂村这个能让人“找到乡愁”的村庄,之前叫作荒茅田,意思是贫困、荒芜的地方。上个世纪,贫穷的荒茅田处处是土墙茅草房,村民回忆说:“外面风有多大,屋内风就有多大。”贫困迫使村里一波又一波年轻人外出闯荡。

随着“精准扶贫”方略落地实施,花茂村群众发挥自身优势,着眼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传承创新制陶技艺。

过去,4000多人的花茂村约有2000人外出打工;到了2020年,尚在省外打工的村民只有约300人。外出打工村民纷纷回到家乡创业就业,“在家就业就是好,还能照顾老和小”成为大家的口头禅。

2020年,花茂村共接待游客102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400元,贫困发生率在2019年已降至零。

这个美丽的老区乡村,花繁叶茂的村名寓意已是名副其实!

  △2020年2月28日,贵州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红色之家”农家乐。

美丽的花茂村里,一幢幢白色小楼错落有致。其中有一户农家院,白色外墙上写着“红色之家”4个醒目的红色大字。这是当年红军在花茂村住宿的院落,也是村里第一个农家乐。

2015年贵州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色之家”农家乐,和村民们围坐在院子里聊家常。“家里种什么?”“土地经营情况怎么样?”“农家乐搞得怎么样?”……总书记一句句询问细致贴心。

花茂村村民们和总书记坐在一起聊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总书记欣慰地说:“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总书记温暖的话语,说进了花茂村村民的心里。

党的十九大以来,花茂村制定了当地“乡村振兴”方案,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产业、特色文化,力争将花茂村打造成兴业乐园、致富田园和乡愁故园。

一个承载军民鱼水深情的美丽乡村,如今成为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