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剑峰
□ 通讯员 吕一韦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汉唐根脉、丝路之源”的美誉。如今其已成为西安转型发展的重点区、城市综合改造的集中区。莲湖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法治之路不断走深走实,先后获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莲湖区为什么能连获多项法治政府建设大奖?其法治政府建设都有哪些亮点?《法治日报》记者近日来到莲湖区,实地探访其法治政府建设的诀窍。
自我限权 用权为民
“2009年以来,莲湖区逐步探索建立了城市管理标准化执法体系。细化225条法律法规,固化620条处罚标准,压缩自由裁量弹性空间。”法治莲湖建设工作专班副组长崔卫红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莲湖区建立31个部门共470项城市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了由检查权、调查权、处罚权和强制权构成的城管标准化执法体系,并率先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探索建立行政相对人信用管理体系。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莲湖区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先后制定出台了《莲湖区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关于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实施意见》《莲湖区合法性审查工作制度》等规定,坚持所有重大决策事项必经法制机构审核把关,做到涉权、涉法、涉诉事项“逢文逢事必审”。
与此同时,持续推进全区党政群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建立法律顾问全面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法治保障工作机制,为重点项目提供“法律全过程跟踪服务”。2020年,审核房屋征收、行政合同、信息公开、土地确权等各类法律事务245件,出具法律意见书240份,政府法律顾问参与研究咨询政府涉法事务104人次,为政府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和清理,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率达到100%。
严格执法 服务便民
“今天我来办这个证,本以为审资料、走流程、看现场下来,得好几天,没想到30分钟就办好了。”西安某酒馆负责人赵女士5月21日在莲湖区市民中心行政审批窗口,拿着“集成快办”刚办理好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激动不已。
“之前我们办理审批业务采用的是‘窗口收件—干部初审—科长复审—分管领导终审’的‘逐级’审批,这种模式没有挖掘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独特优势。行政审批服务局最大的优势在于集成。”莲湖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李小军说。
今年开始,莲湖区市民中心创新“集成快办”审批模式,通过业务整合和环节归并,“不见面审批”远程踏勘辅助,大幅压减办事环节和时限,70%以上的审批业务实现1小时内办结,该模式推广以来办件量达到1.4万件。
据介绍,市民中心是莲湖区投资4.55亿元于2018年7月建成的,面积2.69万平方米。在这里,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达到100%,91.75%的进驻事项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累计办件量达213万件,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满意率达到99.96%,还先后推出了“审批地图”、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树、政务微店、“三个一”受理等审批服务模式。
目前优越的营商环境已成为莲湖区的“金字招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2020年莲湖区新增市场主体2.29万户,在册市场主体达到13.6万户。
法暖人心 解忧于民
2018年4月13日,辖区居民吴老太太在晨练途经大庆路一人行横道时,被一辆轿车撞倒。紧急送医后,检查结果为颅脑重伤、双腿骨折。交警部门认定此次交通事故车主应负全部责任,但是车主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和推脱缴纳医疗费。无奈之下,吴老太太的家人来到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工作人员现场初审并连线莲湖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座席,远程确认当事人基本情况、提交材料,通过远程办案系统受理申请、录入资料,随机指派援助律师,“一站式”帮助吴老太太依法维权。最终,莲湖区法院作出判决:判处被告支付原告吴老太太医疗费、营养费等各项赔偿款共计14万余元。
莲湖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邸文彦说:“公共法律服务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民心工程。”
莲湖区自2013年起,投入1500万元,率先在西北建成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31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区级平台不断优化业务受理流程,推行“援调对接”、“仲调对接”、公证“分散受理、集中办理”等模式,以“线上+线下”两种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依托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载体,开展“3+2”公共法律服务,将普法宣传、矛盾化解、法律援助等职能下沉到社区,延伸到群众身边。
今年在全国开展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莲湖区深入推进“法律援助惠民生”活动,推出便民利民措施31项,为群众办实事好事819余件,成功调解案件295起,回应群众期盼。
莲湖区还首创“多元一体化”劳动争议解决机制,通过整合公安、法院、司法、人社、工会、城建等职能,为群众提供维权受理、法律援助、监察执法、调解仲裁等服务,建立了全省首家“一站式”劳动者维权服务大厅。
三治融合 依靠人民
在莲湖区桃园路街道劳动一坊社区里,每当夜幕降临,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都会在院子里集合,手电筒、红袖章是他们的标配。手电晃动时,就像萤火虫一闪一闪的,社区居民都知道他们的名字——“萤火虫”志愿服务队。
社区“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由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组成,志愿者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发挥余热参与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目前,莲湖区共有1.2万名“萤火虫”志愿者活跃在131个社区,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社区“平安守护者”,2018年至今累计化解邻里纠纷5200余起。
莲湖区还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践行和发展着新时代“枫桥经验”。“1133社区法治”工作模式和相关机制的联动发挥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社区法治“1133”工作模式,就是一名社区法律顾问、一个法治日活动、活动质量三级监督、活动开展三级保障。6年来,社区律师累计参与法律服务两万余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2万余次,化解矛盾纠纷5000余件,基层法治建设根基更稳固。
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2020年,莲湖地区生产总值已从2015年的569亿元增长到814亿元,并连续12次荣膺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