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4日讯(记者 杨淼)近年来,兰州新区紧紧围绕“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使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合作多点开花、质效并升。数据显示,一季度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增长高达235%、两年平均增速95%。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在对外开放中被委以重任,综保区进出口贸易额增长583%、两年平均增速258%,占全省进出口贸易额的11.9%。

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洋在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活动甘肃兰州新区云座谈会议上指出,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自2015年封关运营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对外开放作用逐步凸显。预计1-4月完成贸易额22.08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

据了解,近年来,兰州新区在营商环境方面不断优化,综保区功能在加快完善中。王洋表示,“我们采用‘联合办事大厅一站式服务’、‘代理公司全程代办’、‘7*24小时海关预约服务’等系列措施,为企业项目入驻提供全周期服务。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制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委托加工’等多项制度落地实施,为企业落地开展业务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他特别提到,今年四月,首单进口整车保税存储业务在兰州新区综保区顺利开展。

在产业发展方面,兰州新区呈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外贸朋友圈逐渐扩大。据王洋介绍,兰州新区综保区自运营以来从单一电子产品加工初步发展成木材加工、粮油加工、新业态等多元化发展格局,检测认证、服务外包等新业态也实现零突破,跨境电商业务增长迅速,1-4月突破6万票,同比增长超100%,1210业务贸易额达到778万。经贸往来从东南亚逐步扩大辐射至中西亚、欧美等地的近30个国家和地区。

据记者了解,日前,兰州新区结合综保区发展的短板弱项,出台《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提升进位(2021-2023年)工作方案》。同时,结合新区实际和区内企业需求,对比邻近省市及沿海发达城市综保区发展政策,修订了《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发展扶持政策(试行)》,进一步引导区内产业多元化发展,加速形成产业集聚。

据王洋介绍,一季度兰州新区新引进包括电子产品加工、木材加工、中药材等在内的10个项目。其中,由兰州凯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综合保税区内首个LED灯珠封装项目不到四个月时间已顺利投产。新区内现有电子产品加工项目11个;粮食加工企业4家,年生产能力可达60万吨;木材加工企业3家,主要从新西兰、俄罗斯等地进口原材料,加工后销往美国、英国、越南等市场。他说,目前兰州新区正在积极对接中药材加工、家具加工、高端电子产品加工等项目,继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王洋表示,下一步,兰州新区将继续围绕国家、省市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政策叠加优势,以“实体立区、贸易强区、物流兴区”为发展思路,持续扩大实体产业规模,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加强区域合作、深化“区港联动”,加快推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创新步伐,不断提升综保区的规模效益和溢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