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之阳江市
一条高速引流 助力一城腾飞
阳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南北朝纷乱之时,这里是岭南地区的战略重地。明朝永乐年间,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曾在这里停留补给。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这里是来往商人、水手钟爱的避风港。4月27日,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记者团沿着开阳高速一路西行直抵阳江。
据悉,伴随着开阳高速改扩建工程的完成,阳江大力发挥自身区位优势,以阳江高新区为中心,大力发展合金材料产业与海上风电产业。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浩宇、黄健源、黄文生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交通改善会聚人才 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4月27日下午,在阳江十八子工业旅游示范点,记者见到了阳江十八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佩月。她告诉记者,阳江地区有着悠久的铸刀传统。阳江十八子集团创建于1983年,目前企业业务已经涵盖了科研炼钢、刀具产销等领域,产品畅销全球。谈到阳江十八子品牌的塑造,陈佩月认为阳江十八子的品牌美誉度提升和阳江周边的交通发展是分不开的。2003年开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广州驱车至阳江仅需2个多小时。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阳江旅游观光,阳江城市的知名度日益提高。而阳江十八子刀具作为阳江的“拳头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品牌效应凸显。此外交通的改善也让广州、深圳等地的冶金、设计人才会聚阳江,助力十八子企业研发创新。
据悉,阳江已成为“刀剪之都”,除了阳江十八子,国内的知名刀具品牌“王麻子”已被阳江企业收购。知名刀具品牌“张小泉”也在阳江设置生产基地。目前阳江已形成了从上游钢材生产、刀具设计研发,中游刀剪机械制造、零配件制造、刀剪生产,到下游包装、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完整的产业链,五金刀剪产量约占全国70%,出口量约占全国85%。
4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阳江高新区的阳江宏旺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宏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作为集团在粤西地区的一个重要战略布局项目,以智能化、无人化和信息化为特色,将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不锈钢制造基地。记者在车间内看到,一卷卷的钢卷整齐地放在原料区里,智能控制的无人天车把它们吊放到生产线上。冷轧、切割、加工有条不紊。在该公司的控制室内,数十个屏幕上可以实时监控生产的各个环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之前生产线需要六七百人作业,智能化改造后只需要二百五十人。
据介绍,该公司项目于2018年落户阳江高新区,项目一期年产70万吨四机架连轧连退酸洗联合机组于2019年10月顺利试产,该机组将轧制、退火、酸洗等传统分段式工艺全部串联起来,创新性引入智能无人行车、上下卷等智能化技术,成为国内首条冷轧不锈钢行业“智能化”机组。
“阳江高新区正围绕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支点,瞄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园区内集结了合金材料的上下游企业,像宏旺使用的原料钢卷就来自于厂区两公里外的广青金属。”阳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谢彦举表示,目前阳江的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产业链全部贯通,集群已引进项目10家,总投资168.9亿元,全部达产产值可达1030亿元。
路网完善惠及产业 助力湾区绿色发展
在阳江高新区内,一些几十米长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原来,这些是海上风力发电机的专用叶片,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它们的体积较陆上的同类更为庞大。据悉,阳江市已核准海上风电项目18个,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占广东全省的28%,总投资达1868亿元。截至今年2月,阳江已完成风机基础318座,吊装风电机组155台。这些风电机所产生的电量将经过海底电缆返回陆地,经变压后汇入电网最终奔向千家万户。
在基地内的风力发电机组装车间,记者见到了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王冬冬。“南海地区的平均风速较低,为了增加发电效率,发电机的叶片要做得足够长足够大,但每年南海都有频繁的台风,越是大的风力发电机面对台风越容易损坏。”王冬冬说。为此,明阳智能开发了多种环境适用性强、机体结构紧凑、可抗台风的海上风力发电机。
“海上风力发电的能量巨大,一台11兆瓦风力发电机一小时额定发1.1万度电,一台这样的机组可为1.5万户三口之家供电。”王冬冬说。
谢彦举告诉记者,阳江高新区内设有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该基地规划7.4平方公里,由A、B两个片区组成,其中A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B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按规划,该基地将打造成为集聚海上风电研发、检测与认证、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的风电产业园。目前园区内已投产项目8个,总投资44.65亿元,达产预计产值205.9亿元。
“阳江海上风电总的规划装机容量是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机产生的电力,一部分可以满足阳江的生产生活需要,大部分都会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黄锐国说。此外黄锐国还表示,伴随着阳江周边高速公路网的完善,阳江在人才集聚、产业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未来阳江将加紧发展风电产业,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助力大湾区绿色发展。
便利交通带旺人气 文旅带动渔民就业
沿着开阳高速公路一路西行,路上满载着新鲜果蔬的冷柜车向东开去,而一辆辆满载机械设备的载重卡车也一路西驰。在高速公路上的大槐服务区,记者见到了开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海波。他告诉记者,作为粤西的“交通大动脉”,开阳高速的车流量由2003年的日均车流1.5万车次增至当前的日均车流11万多车次,车流量的快速增长也为高速公路周边地区带来了人流、物流、现金流。
“开阳高速通车前,沿线周边都是一些小型的加工作坊,通车后,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沿线产业带的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周海波介绍。据悉,开阳高速通车至今,沿线开平、恩平、阳江三市的GDP增长2倍至5倍,也带动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以阳江市为例,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超过2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50亿元,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了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村,这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较为完整保持古渔村古渔港风貌的旅游景区。在大澳村口,渔民们一边修补渔网,一边高唱本地的“咸水歌”,歌声清亮,直入云霄。
据悉,大澳渔村曾是中国古代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重要港口,史称“六澳之首”。目前,大澳渔村内保存着380多米长的具有明清特色的前店后坊商业街古建筑,沿街有古商会旧址和80多座完整的疍家民居。此外大澳村还建设了“渔家民俗风情馆”,这是全国首个渔家文化专题馆,也是阳江著名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500多件历代渔民生产生活用具、服饰和婚嫁器物等用品,还收藏了一具鲸鱼标本。
在村里,记者见到了大澳村党支部书记杨怀键,他是土生土长的大澳人。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大澳渔村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对渔村进行更新改造和整体提升,并充分发挥人文特色,将疍家文化元素融入到渔村的建设中来,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带动渔民就业。“村里的村民传统上以渔业为主要谋生手段,现在不少游客从广州、深圳开车前来观光,不少村民办起了民宿和餐厅,也有村民制作本地特产的虾酱出售给游客,增加了收入。” 杨怀键说。记者采访了村里的黄阿婆,她告诉记者平时自己在家制作虾酱、鱼干等食品,原料来自本地的渔获。产品直接出售给来大澳村的游客,提高了自己的家庭收入。
像黄阿婆这样出售本地特色产品增加收入的情况不是孤例,记者了解到,大澳渔村所在的阳东区东平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东平正通过整合域内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图培育起自己的旅游品牌。目前东平镇正打造“渔家风情,浪漫小镇”旅游精品线路,该线路起点为北环村,途经口洋村、海蓢村、允泊村,终点为大澳渔村,路线总长度约13公里。“从西部沿海高速三山出口到东平镇只需要15分钟。”阳东区东平镇宣传委员洪倩章说,得益于开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等高速路网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新鲜果蔬早上采摘 中午端上广州餐桌
在阳江市(白沙)省级现代农业园,记者见到了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显良,他告诉记者白沙省级现代农业园致力于培育良种,他们还定期向农业从业人员推广普及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园内,我们对水稻进行‘大考’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考验各个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黄显良说。据悉,该农业园总面积200亩,含旱地180亩、水田20亩,由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建,2010年被评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18年被定为阳江市科普教育基地。
黄显良告诉记者,目前通过该园区在阳江全市推广应用的新品种达500多个,新技术20项。该园区作为农作物良种良法的平台,辐射带动阳江全市农户从事现代、高效、绿色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此外,该园区承担着国家玉米区域试验,省水稻、甘薯、花生等农作物区域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和监测等科研任务。通过努力,该园区已成功成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甘薯(马铃薯)创新团队综合试验站。通过充分发挥园区小气候环境优势,稻瘟病抗性鉴定已成为本园区的一大特色,在全省,乃至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长期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和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保持着紧密的合作联系,目前,每年参试品种达300多个,稻瘟病参鉴材料达2000多份,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201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率其专家团队亲临该所进行调研考察;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著名病理专家也多次到本园区考察合作项目的开展情况。
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钟保迁告诉记者,阳江农业方面的“拳头产品”有稻米、花生、番薯、辣椒等。“我们农产品的市场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阳江现在走高速到广州大约只需2.5小时,当天早上采摘的果蔬带着露水一路向广州飞奔,当天中午就能出现在广州市民的餐桌上。”钟保迁说。
开阳高速:
粤西交通大动脉
开阳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15沈阳至海口高速公路广东省境内的一段,是粤西交通大动脉,东接佛开高速,西接阳茂高速,途经开平市、恩平市、阳江市,全程125.2公里,于2000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9月建成通车。2017年12月,开阳高速“四改八”改扩建项目启动建设,2018年6月全面动工,2020年12月底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