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常宁市着力推进智能育苗基地建设,助推农业转型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图为4月1日,常宁市兰江乡兴泰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智能化育秧基地,管理员正在查看早稻秧苗长势。周秀鱼春摄(人民视觉)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图为4月1日,合浦县公馆镇乘马村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队队员驾驶智能拖拉机在田间耕作。林启波摄(人民视觉)

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市场化收购比例提高到90%以上;全国粮食完好仓容超6.5亿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和30个省级交易中心累计成交粮食9000亿斤……近年来,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有关情况。

粮食安全有保障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完全自给。同时,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70公斤以上,远远高出国际400公斤的平均水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梁彦指出,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好,主要体现在产量高、供应稳、储备足。

据了解,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等形成的政策性库存数量可观,稻谷、小麦库存量能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36个大中城市米面成品粮有15天以上的市场需求量储备。国家还建立了粮食应急网络体系,目前已有5448家粮油应急加工企业、2777个应急配送中心、3741家应急储运企业和43573个应急供应网点组成了粮食应急供应保障网络。同时,国家层面1072个、地方层面9206个粮油市场的信息监测点,密切跟踪市场的供应以及价格变动情况。

“国家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梁彦说,“中国粮食市场多年来供应充裕、不脱销、不断档,粮食市场供应货足价稳、百姓米面无忧。同时,国家粮食库存储备数量充足,国家在稳定中央储备规模的同时,按照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地方粮食的储备规模。”

梁彦也指出,中国粮食供求仍将在中长期处于紧平衡态势。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自然灾害和结构性矛盾等潜在风险隐患,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提升收储调控能力

2020年以来,国际粮价出现上涨态势。“十四五”时期,在应对国际粮价波动、切实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储备供给和保障能力方面将有哪些新举措?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指出,从生产、库存、流通等各方面综合分析,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确保市场平稳运行是有基础、有条件的。秦玉云介绍,“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强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市场化改革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的原则,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确定价格水平,引导建立优粮优价的市场运行机制。

第二,进一步强化储备管理,不断提升储备运行效率效能,确保需要时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第三,强化底线思维,全力抓好粮食收购,确保不发生“卖粮难”。抓好政策性收购,发挥好托底作用。抓好市场化收购,激发市场活力。

第四,进一步强化精准调控,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粮食供给效率,继续办好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和区域性洽谈会,以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为龙头,区域性粮食交易平台为骨干,发展大宗粮食现货交易,畅通粮食流通大循环。

第五,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不断提高服务决策、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

推进粮食安全立法工作

粮食安全保障立法步入快车道,粮食安全法律制度取得重要进展和重点突破,突出体现在“一法两条例”即《粮食安全保障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的制定上,构成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法律基本框架。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指出,“一法两条例”是解决好14亿人吃饭问题的法治保障,有利于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性作用,加快实现粮食安全从政策治理向法治治理转变,更好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

钱毅介绍,《粮食安全保障法》是《国家安全法》的配套法律,着力提高国家粮食安全风险防范应对能力,切实保障全国人民吃饭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经完成了政策研究、立法调研、起草论证、意见协调等部门起草阶段的相关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抓紧推进立法工作,共同推动这部法律尽早颁布实施。”

《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重点从法律制度上确保粮食储备的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征求意见稿已经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研究有关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按程序抓紧推进,争取早日出台。”钱毅说。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统筹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协同保障能力、收储调控能力、产业支撑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和节粮减损能力,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梁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