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2月20日电 题:我心安处是故乡——云南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新华社记者王长山、吉哲鹏、杨静、林碧锋
在脱贫攻坚战中,云南启动规模巨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累计建成2832个集中安置区,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9.6万、随迁人口50万。
从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靖安新区,到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区会泽新城,云南全力做好百万人口大搬迁“后半篇”文章,努力让搬出“穷窝”的各族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搬家车队在开道警车的引领下从云南省永善县大兴镇开往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安置区(2020年3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再次“直过”
“现在是幸福的年代。”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孔当村79岁的独龙族老人孔当娜说。
在刀耕火种的年代,她吃不饱、穿不暖,住的屋子四处漏风。得益于政府的帮扶,孔当娜一家从山上搬到独龙江乡集镇附近,住上新房子,发展草果产业,她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孔当村,79岁的独龙族老人孔当娜割完猪草准备下山(2020年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一景,这里安置了来自109个傈僳族寨子的700多户群众(2020年11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崇山峻岭中,怒江奔涌而下,大峡谷纵贯数百公里。新中国成立后,生活在这里的怒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怒江州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贫困发生率曾高达56%,堪称脱贫攻坚“上甘岭”。
怒江州拿出沿江最好的地块,实施近1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长期困扰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告别杈杈房、木楞房,进城入镇,实现“再次直过”。乡亲们自编自唱《幸福不忘共产党》,歌声在峡谷中回响。
这是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孔当村一景(2020年10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每到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校园广播时间,飘荡在峡谷间的童声虽稚嫩却令人欣慰。珠海的支教老师到来后,这里成立了全州首个小学校园广播站,山里的孩子不再胆怯,在话筒前讲述着学校的生活。
由格力集团援建的格力小学位于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社区安置了来自109个傈僳族寨子的700多户群众,孩子们就在这所现代化的学校里读书。“不少傈僳族孩子的普通话进步明显。”格力小学校长吴金凤说,这在3年前是不敢想的事。
峡谷里群众的生活发生着巨变。在福贡县鹿马登乡阿路底安置点,群发民族服饰加工专业合作社正开足马力进行生产。“我们带动了60多名村民就业。”合作社负责人、傈僳族群众此路恒说,全县80%以上的傈僳族、怒族民族服装生产加工都出自这里,产品还远销国外,这在以前做梦都想不到。
在云南省福贡县鹿马登乡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工作(2020年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搬迁群众在会泽新城扶贫车间上班(2021年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怒江大峡谷今日的欣欣向荣,对比昔日的穷困潦倒,令人感叹不已。云南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说,云南把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列入脱贫先行攻坚计划,创新实施“一个民族聚居区一个行动计划、一个集团帮扶”攻坚模式,推动直过民族聚居区实现“千年跨越”。
医卫、教育等取得重要进展;特色产业茁壮成长……现在,居住在怒江大峡谷等地的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群众走向开放、包容、发展的新生活,群众从不敢见生人、不知做生意为何物,到现在能通过电商卖产品。
“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孔当娜说,以前没去过县城,现在每年要去县城体检。
搬迁群众在靖安新区老年协会娱乐中心跳舞(2021年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我心安处是故乡
“感谢国家让我们把家搬,离开了老家的高山,来到了美丽的靖安……”歌曲《相约在靖安》回响在高楼间。这里是昭通市靖安新区——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安置了昭阳等6县(区)易地搬迁群众4万余人。
地处乌蒙山区的昭通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2018年,昭通全面启动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探索中心城区安置、跨县安置等多种模式,建设23个安置区,全市36万多搬迁群众全部入住新居,实现从深山到城镇的“跨越”。
天刚亮,靖安新区中心广场上的水果摊、小吃摊等摊位已开始忙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广场入口处给群众测体温、扫健康码。
在靖安新区思源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展室里摆放着八仙桌、石磨、蓑衣等老物件。靖安新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伟说,这些老物件是搬迁群众捐赠的,让新区也有家乡的根和魂,也有乡愁的寄托。
39岁的大关县天星镇鱼孔村建档立卡户杨明华,正在中心帮忙组织文艺活动。他早些年在外打工谋生,最苦的时候,妻子离家出走,剩下他独自照顾孩子。去年3月,全家搬进靖安新区。考虑孩子小,外出务工照顾不了家,在社区引导下,他去年10月承包11个大棚种菠菜,实现在家门口有活干。
搬迁群众在会泽新城扶贫车间上班(2021年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进城容易,扎根难。“最难的还是就业。”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表示,要通过创业、务工和发展产业,改善搬迁民众的生活。昭通将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周边建设5318个蔬菜大棚、3791个食用菌大棚、60万平方米扶贫车间和45万平方米配套商业设施,提供岗位4.98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18万个,帮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现在不愁吃穿,要帮大家管好小区。”搬迁户吴兆康主动申请担任了靖安新区“楼栋长”。在各搬迁新区,像吴兆康这样的楼栋长逾820名,他们和临时党工委(管委会)、党支部、社区干部共同构建起社区综合服务体系。“群众搬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便民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杨亚林说。
为提升安置点的社会治理能力,云南在安置点共设立基层党组织1676个、各类组织2480个,新设派出所15个、配套警务室647个,实现基层组织和警务力量全覆盖;推选楼栋长3716名、新增调解员1754名……
搬迁群众在会泽新城扶贫车间上班(2021年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富口袋”和“富脑袋”同步走
春节前,设立在会泽县搬迁安置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格外热闹,“迎新春、送祝福”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搬迁户王文选也带着妻子、孩子来领春联和福字。
“搬新家,过新年!”搬迁对王文选一家意义特殊。过去,他们住在半山腰的土坯房内,靠着几亩玉米、花生生活。孩子上学很多时候要打着手电去,遇上雨天更是提心吊胆。
现在,王文选一家从百公里外的村子搬到了县城。经社区干部介绍,他成了送水工,妻子被聘为社区保洁员,两人月收入共4000多元。大儿子考上了浙江大学,二儿子在安置点上中学,从家走到学校只需10来分钟。
会泽县95.7%的面积是山区,贫困发生率最高时达47.99%。县里在县城西边拿出最好的位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了安置8万余人的会泽新城——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区。
傈僳族学生杨天武(左)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校园广播站练习播音(2020年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脱贫攻坚要下绣花功夫,搬迁后的社区治理更要如此。搬迁前,许多贫困群众没坐过电梯、没用过马桶。为帮助群众从“村民”变“市民”,会泽县在2019年9月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中心里有新思想大讲堂、文化小礼堂、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室、“四点半课堂”等,深受群众欢迎。“仅木城社区的儿童服务站,一年就服务5000多人次。”会泽县委宣传部部长潘利华说。
解矛盾、排纠纷……会泽新城还活跃着一支“欣城大叔服务队”,其成员都是搬迁群众中的党员、乡贤,服务队已建档记录、排查、解决矛盾纠纷200多起,入户帮扶居民超1万人次。
为满足1.57万名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的就学需求,会泽县投资6亿多元,在城区新建和改扩建学校,会泽新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应俱全。
富了脑袋,富口袋才能长久。包括会泽新城在内,全省的安置点建成幼儿园95个、中小学校60余所,满足搬迁家庭学生的就学需求;建扶贫车间,开展技能培训,转移贫困家庭劳动力。黄云波说,从广种薄收转变为多元增收,搬迁群众“能致富”的基础愈加夯实。
“过年后要去省外务工的人,社区将提供培训,每天补助80块;去上海等地的,免费提供火车票……”春节期间,会泽新城又响起嘹亮的招工喇叭声。
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区会泽新城(2021年1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区会泽新城(2021年1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