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2021年春运正式奏响。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首个春运,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春运。这点对于在北京站客运车间重点旅客服务室工作了十年之久的客运员兰雪纯而言,更是深有体会。

1月29日,兰雪纯在北京站候车大厅帮助腿脚不便的旅客进站。《北京周报》记者 李凯至 摄

往年进入春运,她便迎来了一年中工作最为繁忙的阶段。然而,不同于往年熙熙攘攘的客流,今年北京火车站显得特别“冷清”。兰雪纯坦言,这是她经历的最不寻常的一次春运。面对偌大的候车大厅里空置的座椅,平时忙得停不下来的兰雪纯感觉“空落落的”。春节之际返乡回家与亲人团聚,本是中国人再平常不过的特点习俗,然而2021年初,受本土疫情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疫情交织的叠加影响,“就地过年”和“错峰出行”成为主流。在这一大背景下,春运客流下降趋势明显。

“大家舍小家顾大家,我特别能理解。”带着护目镜、手套、口罩的兰雪纯对《北京周报》说。其实,这句话也是对她本人的真实写照:她家住河北保定,自河北、北京等地疫情反弹以来已经两周多没有回过家了。让她最牵挂的,是家里的一双儿女。

刚刚1岁多的儿子因为好久没有看到妈妈,视频聊天时都有些不认识她了。但是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家人都支持兰雪纯的决定,婆婆的一句“你安心工作,家里有我”更是让给这个32岁的年轻母亲吃了颗定心丸。

6岁大的女儿尽管还不太清楚兰雪纯每天工作的具体内容,但是她知道“妈妈在火车站工作,经常帮助别人。”“我希望能潜移默化,从小在女儿心里种下一颗乐于助人的种子。”当说起女儿在幼儿园能够主动帮助同班的小朋友,兰雪纯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兰雪纯接受《北京周报》采访。李凯至 摄

从2010年入职以来,兰雪纯几乎天天需要坐火车穿梭于北京和保定两地。面对如此“奔波”的工作,她却从来没有想到改行。“因为我打心底里喜欢这份工作。”兰雪纯所在的“素萍工作组”是北京站为服务“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而专门成立的服务小组,2010年10月,正式以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李素萍的名字命名。兰雪纯正是在那个时候加入其中。

从早8点到晚6点,负责白班的兰雪纯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她要在14个站台间来回巡视,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重点旅客,用轮椅把他们送上火车,或者送出车站。如今,越来越多的旅客了解到北京站提供的这项热心服务,会提前联系“素萍工作组”,兰雪纯和同事们的工作也更加繁忙,粗略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从候车室和站台之间要走2万多步。

真诚贴心的服务换来了一封封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扬信和锦旗,但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是自己收到的第一封表扬信。那时她刚工作不久,在候车大厅遇到了一位带着身患白血病的女儿来京治疗的母亲。孩子因为刚刚做完化疗,身体非常虚弱,几乎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母亲扶着女儿艰难地挪着步。看到这一幕,兰雪纯迅速向前询问情况,最后把母女俩儿顺利地送上了回河北滦县的火车。在兰雪纯看来,自己只不过完成了分内的工作,然而当她打开那位母亲寄来的表扬信的一刻,却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让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却非常有意义。”

十年如一日。当初那个腼腆的小姑娘如今在一次次与旅客真诚的交谈中变得开朗健谈,收获了自信与成长。兰雪纯也对“素萍工作组”有了更深的归属感。“我与同事们相处的时间甚至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长。同事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离春节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兰雪纯已经在和同事们计划着如何一起过年。“按照往年的惯例,除夕当天值班的同事会各自带上几个菜庆祝一下,领导也会带来小礼品、红包慰问大家,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和同事们在一起感觉也很温暖,这里也是我的家。” 兰雪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