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中国价值
 

真实的山海情,比电视剧中更加动人

发布时间:2021-02-04 17:58:49  |  来源:人民画报  |  责任编辑:刘维佳
分享到:

近日,电视剧《山海情》广受好评。

这部剧仅有23集的较短篇幅,

却收获了极高的口碑。

截至1月28日,

豆瓣上已经有12万多人为该剧打出了平均9.4的高分,

超越了99%的国产剧。

《山海情》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宁夏西海固群众响应政府号召,从大山深处搬至靠近银川的引黄灌区,在福建对口帮扶下,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变为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图片来源:《山海情》官方微博)

电视连续剧《山海情》已经收官,

但该剧引发的热烈反响不但没有逐渐消失,

在互联网上甚至还一浪高过一浪。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山海情》爆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就来自它的真实感,

来自于它有真实的故事原型和背景。

亲爱滴葱民们,注意咧!

今天,额就和大家一起

看一看剧内剧外不一样的《山海情》。

1

《山海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西海固,宁夏中南部山区的统称,

曾被联合国专家评价为

“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96年9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作出了推进东西对口协作的战略新部署,

其中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

电视剧中的故事,

也就由此开始。

“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

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自此,远隔千山万水的闽宁两省区

结下了不解之缘。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移民新村原隆村新貌。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作为两省区扶贫协作的示范窗口,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昔日“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从西海固地区搬迁来的6万多名生态移民过上了好日子。 

宁夏同心县农民种植的枸杞喜获丰收。闽宁两省区成功实现了援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福建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与宁夏贫困地区的土地、特色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有机结合,带动当地现代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正在改变着西海固落后的生产结构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宁夏固原市幼儿园的亲子活动。闽宁两地不断拓展扶贫协作领域,由单一的经济合作发展为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合作,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推进,当地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宁夏灵武市狼皮子梁生态移民小学的课间活动。教育不只是改变一代人的命运,也能改变一个时代的命运。20多年来,闽宁对口扶贫新建扩建学校236所,资助了贫困学生9万多名,宁夏1万多名教师到福建学习提升。 

24年来,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等的奋力推动下,闽宁两省区20多个省级部门、80多个县级部门互学互助,101对乡镇、110对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形成“携手奔小康”的强大动力;积极争取结对帮扶项目,建设160个闽宁示范村,新(扩)建学校236所,资助贫困学生9万多名,援建妇幼保健院、医护培训中心等卫生项目323个,帮助宁夏培训教师近万名……

一个个跃动的数字背后,

是一个个家庭的生活改变,

是一座座村庄的美丽蝶变。

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守望相助中,

闽宁生态移民示范村、闽宁学校、

闽宁儿童福利院、闽宁敬老院、闽宁扶贫产业园......

“闽宁”二字,

在宁夏大地镌刻下一个个印记。

2

《山海情》故事中的原型,原来是他们

扶贫干部吴月娟、援助宁夏的菌草专家凌一农、

从福建来宁夏挂职的副县长陈金山......

电视剧中鲜活的人物,

都以现实为原型。

24年来,宁夏西海固,

来自福建各行各业的人们

与宁夏干部群众一道久久为功,

探索出一条具有典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

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林月婵先后40多次来到宁夏,“移民吊庄”、招商引资、援建学校……福建援宁的多个项目里,都有她的心血。

▲林月婵(图片来源:《时代楷模发布厅》)

林月婵是《山海情》中演员姚晨饰演的扶贫干部吴月娟的原型。(图片来源:《山海情》官方微博)

被称为“菌草之父”的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1997年带着6箱草种来到宁夏,与贫困群众同吃住,手把手、面对面推广菌草种植技术。

▲林占熺(图片来源:《时代楷模发布厅》)

演员黄觉饰演的福建援助宁夏的菌草专家凌一农以“菌草之父”林占熺为原型创作。在剧中,这位菌草专家推广菌草种植技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图片来源:《山海情》官方微博)

从县域经济百强县福建闽侯县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宁夏隆德挂职的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樊学双,牵头实施自来水提升工程,促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院与隆德县医院结对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樊学双(图片来源:《时代楷模发布厅》)

剧中演员郭京飞饰演的福建对接宁夏扶贫干部陈金山在闽宁村的脱贫工作中,推进了劳务输出、发展庭院经济等政策,他的故事正是以樊学双的经历为基础创作。(图片来源:《山海情》官方微博)

在隆德县第二中学支教的年轻姑娘李丹,她曾翻山越岭走访贫困学生,自掏腰包为学生添置生活用品,在生命的最后,还惦记着她资助的宁夏孩子。

▲李丹(图片来源:《时代楷模发布厅》)

剧中由演员祖峰饰演的白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有学上,千方百计找家长做工作;为了让学生穿上校服、有一个干净的操场,他不惜丢掉校长的位子,而白老师的原型正是一批又一批援宁支教的老师们。(图片来源:《山海情》官方微博)

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干部李仲福2016年来宁挂职,妻子陈莹主动请缨赴宁夏支教,一同前来的还有年仅11岁的儿子。

2020年7月3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

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

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3

《山海情》的故事,不只是在闽宁村

《山海情》中,

村民们从西海固吊庄移民,

闽宁村发展菌草和菌菇栽培产业来脱贫致富,

改造生态,让荒滩变成了绿洲......

其实,

《山海情》的故事,

既是脱贫奇迹的见证,

也是脱贫攻坚的缩影。

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扶贫、

教育扶贫、综合保障扶贫,

历经8年,

我国实现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2016年12月14日,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红薯粉条节”上,粉条能手现场展示粉条制作过程。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2020年7月31日,航拍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尺牍镇易地扶贫搬迁点。该搬迁点位于丁青县尺牍镇西南部,共修建易地搬迁及灾后重建住房312套,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建档立卡户189户、1016人。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2016年5月11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中直机关第18批支教扶贫志愿服务队队员何尔基(右四)是藏族,能歌善舞。他是西柏坡中学和西柏坡希望小学的舞蹈社团老师,每周都会辅导孩子跳藏族舞。他自豪地说:“社团的孩子跟我关系都很好!” 摄影 董芳/人民画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山海情》剧中的故事虽已落下帷幕,

但“山海情”仍在继续,

在广阔的农村大地,

一幅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