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1月29日,天边刚泛鱼肚白,如皋市搬经镇大街小巷就响起了熟悉的车喇叭声。乡邮员赵颖东驾驶着一辆绿色“小面包”,熟练地穿行于田间地头。当天,他要送达的,除了几百斤重的报纸、信件、包裹,还有一份份沉甸甸的“红色大礼包”。

“今天给我带来啥好东西没?”不待邮车靠近,搬经社区10组村民陈国治老人大老远就嚷嚷起来。陈国治是一名孤寡老人,平时爱看时政新闻,习惯收集剪报,但苦于所订报纸有限,很多报道集不齐。赵颖东与老人帮扶结对后,不仅给老人订了不少党报,还隔三岔五从一些机关学校收集旧报纸送上门来。 “瞧瞧,这些是最近省市两会的专题报道。”赵颖东递上厚厚一叠报纸。“快过年了,这可比送我烟酒还贵重!”陈国治喜不自禁。

赵颖东是如皋137名乡邮员中的一员,他们持续23年结对帮扶300多位孤寡老人,走出了137条绵延12600多公里的“爱心邮路”,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

进入新时代,爱心邮路与时俱进。1月22日,如皋“爱心邮路·红喇叭驿站”主题活动启动。“爱心邮路是爱心传递的幸福路,也可以成为政策理论直达基层的‘快速路’。”如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峰介绍,该活动旨在借力乡邮员群体,以帮扶对象家、支局党建阵地、红色驿站等平台为主阵地,用接地气的“红喇叭”把党和政府的“好声音”传下去,激发基层群众奋进现代化新征程的精神动力。

记者沿着爱心邮路,一路跟随乡邮员的脚步,走进九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朱军成麻利地将邮件报刊分发完后,转身扎进红色驿站会议室。“新的疫情又来了,个人防控措施不能松懈!”“一只口罩能不能天天戴?”……“红喇叭”响起,会议室里气氛立马热烈起来。朱军成与当地村民小组长、村居志愿服务者等围坐一起,你问我答,就像一家人拉家常。

“我走上爱心邮路,还有一段故事呢。”朱军成透露,自己是一名“邮二代”。父亲朱国清是第一批走上“爱心邮路”的乡邮员,自己从小跟父亲在泥泞的邮路上摸爬滚打,眼见着邮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但父亲的背越来越驼、腰越来越弓。“爱心邮路需要年轻人继续走下去。”19岁高中毕业那年,面对外出打工挣钱,还是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朱军成毅然选择了后者。

岁月如梭,朱军成这一走就是20多年,邮路见证了他的成长,他见证了邮路的嬗变。“当年送信就靠一辆‘二八大杠’,晴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朱军成说,现在交通工具“鸟枪换炮”,从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电瓶车,邮包从帆布包升级成汽车车厢,邮递物品的种类愈发丰富,党和政府的好理论、好政策也被装进来。

“出门一定记得戴好口罩,不戴口罩不让上公交……”朱军成拉着夏立建老人的手再三叮嘱,他现场宣读如皋市疫情防控通告,并不时给大家划重点:疫情期间,非必要不出门,不到人群密集场所,相关规定一定要牢记遵守……

朱军成与大家聊得火热,距离约30公里外,搬经社区4组孤寡老人章瑞兴家里也格外热闹。“疫情可不是闹着玩,一人得病,全村遭殃,尤其老年人要特别谨慎……”乡邮员吴学军吹响“红喇叭”,左邻右舍都围过来,听他给大伙儿讲国内外疫情情况,教大家如何做好防疫措施。

“生活上需要啥,我们给您买来,您就安心在家里过大年。”吴学军对87岁高龄的章瑞兴嘱咐道。“学军他们才给我买了一套棉衣,我现在有吃有穿有住,啥也不缺!”章瑞兴乐呵呵地跟记者说,“我虽然无儿无女,但他们就像是我的儿女。”

23年前,三分地、一窝鸡、一间土坯房,几乎是章瑞兴的全部家当。自从爱心邮路通到家,改变也随之而来。“孩子们常来送钱送物,隔三差五帮我做农活,家里逐渐有了人气。”章瑞兴的话语中满是感激。乡邮员们还帮他申请危房改造,建起“三室一厅”的砖瓦房,家里不仅通上水电气,还安上了有线电视。“每月有600元低保、145元农保,还有每天一块钱的牛奶补贴,你们说我现在缺啥!”

“爱心邮路一直在创新、在延伸。”如皋市文明办主任钱钰璐感慨说,随着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爱心邮路逐渐从物质帮扶向精神帮扶延伸。“献礼建党100周年,红喇叭将在爱心邮路上越吹越响。邮路或有尽头,但这条通往精神世界的心路永远没有尽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贲 腾 陈 明 通讯员刘 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