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众多的抗美援朝文物收藏中,有一门八二迫击炮。看似普通的它,却是深藏功与名的“英雄炮”。上甘岭一战,志愿军战士唐章洪使用它取得歼敌400余人的辉煌战绩,赢得了“神炮手”美誉。本期,就让我们共同走近它。20式82毫米迫击炮——

志愿军“个小力大”的“英雄炮”

■缪炳法

第15军45师135团八二迫击炮连炮手唐章洪(左立者)是志愿军首位“单炮游动”歼敌百名的神炮手。上甘岭战役中,他日夜配合步兵坚守阵地,保护坑道,掩护反击,操炮先后歼敌400余人。

“小钢炮”遇上爱动脑筋的兵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上初二的唐章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唐章洪如愿以偿。新兵训练结束,他被分配到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八二迫击炮连。

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上级原来准备把唐章洪和其他几个“半桩毛孩子兵”,统统分到部队后勤和卫生单位。但是,唐章洪有着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学历,加之他聪明机灵,被选兵的八二迫击炮连指导员高晋文相中,加入到“技术兵”行列。

到炮连后,唐章洪分到了一班,这让他心里乐开了花。因为,一班在该连战斗力“座次表”上数一数二。按理说,年轻的唐章洪到这个班本应压力很大,他却没有这种感觉,反而如鱼得水。

那些让班里战友头痛不已的“弹道”“密位”“三角”等课程和炮兵术语,他基本上一听就明白。即使一时不明白,他也能比别人更快地背记下来。一本炮兵射击诸元表,他没过多久就背得滚瓜烂熟。

实际操作时,他爱动脑筋想办法。谁要问个啥,他张口就能答出。第一次实弹打靶,他挽挽袖子走上前去,发射命中目标。入伍大半年,他成了连队的“全能射手”,也成了指导员高晋文眼中的“宝贝疙瘩”。带着训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心爱的“小钢炮”,唐章洪走上了抗美援朝战场。

“小角色”成为志愿军装备最多的火炮

在整个火炮大家族中,迫击炮与高大威猛的火箭炮、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等相比,“个头”要小得多。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深受各国军队青睐。

由于造价低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加上操作方便、弹道弯曲,迫击炮被世界各国军队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山地战和堑壕战中,它是配合步兵小单位(连、排、班)作战、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压制兵器,特别适合用来对付遮蔽物后或反斜面上的目标。因此,在多为山地作战的抗美援朝战场上,迫击炮的作用尤为明显,是志愿军装备最多的火炮。

迫击炮一般由炮身、炮架、座钣及瞄准具4大部分组成。炮身长一般在1-1.5米之间;炮架多为两脚架,可根据目标位置调节高低和方向,携行时可折叠;座钣为承受后坐力的主要部件,同时与两脚架一起共同起到支撑迫击炮体的作用;瞄准具多为光学瞄准镜,刻有方向分划和高低分划。

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当时日军挖掘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日军。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毫米海军臼炮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有效杀伤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

这门炮使用长型迫击炮弹,全弹质量11.5千克,射程为50-400米,射角为45°-65°。这门在战场上应急诞生的火炮,当时被叫作 “雷击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

军事博物馆收藏的这型八二迫击炮,全称为20式82毫米迫击炮。该型炮以法国布朗德1930式81毫米迫击炮为基准和参照,由南京金陵兵工厂于1931年仿制而成。该炮初速每秒196米,射速最大可达每分钟20发,最大射程2850米,具有操作简便、机动性强等特点。

  志愿军战士唐章洪使用的20式82毫米迫击炮。

积小胜为大胜的冷炮狙击主角

为充分发挥迫击炮的战斗效能,唐章洪自从上了阵地后,就把阵地周围的远近目标都测定距离,确定了诸元,默默记在心里。后来,他干脆将其写成一个个小木牌戳在炮位上,让全班战友随时都能看到并默记。久而久之,记忆力稍差的战友,也能记得清清楚楚。通过这种方法,唐章洪不仅自己把手中火炮用得得心应手,还带出多名优秀炮手,形成了团队作战能力。

1952年,志愿军在构筑完成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后,开始组织连以下小分队,采取伏击、反伏击、偷袭等战术手段,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开展冷枪冷炮狙击作战——即选择优秀射手,以单枪、单炮、单辆坦克,依托固定阵地,采取游动方式,有效杀伤暴露的敌人有生力量,摧毁敌人的武器装备,积小胜为大胜。

唐章洪参加了志愿军开展的冷枪冷炮狙击作战。“冷枪”即狙击手游击,主要狙击500至1000米范围内的敌人;“冷炮”则是指迫击炮毙敌运动,主要打击的是距离志愿军500至3000米的目标。二者相互配合而行。

当时,志愿军对炮手单炮游击的要求非常高,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炮弹非常珍贵。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当时生产1发炮弹的费用相当于1位农民1年的生活开支。对炮手来讲,发射出的每1发炮弹都要 “稳、准、狠”。

志愿军部队为此提出了“三百方针”,即一个人,一百天,用一百发炮弹,歼灭一百个敌人。在冷枪冷炮狙击作战中,唐章洪通过观察敌人的活动规律,摸索出一套对敌办法。他和战友们经常用假工事迷惑敌人,把草木灰和手榴弹包放在预设的假工事里作诱饵,在开炮的同时拉响手榴弹,令敌人误以为手榴弹爆炸的位置就是志愿军的炮位,诱敌对假炮位实施炮火攻击并暴露其位置。唐章洪和战友趁此机会瞄准发射,一打一个准。

唐章洪曾用15天,发射93枚炮弹,歼敌101人,创造了全团当时冷枪冷炮狙击作战杀敌的最高纪录,第一个获得“杀敌百名狙击手”光荣称号,两次荣立一等功。

这种冷炮出击的方式让“联合国军”很是头疼。作家大卫·哈伯斯塔姆在《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中国人一改战争头几个月一往无前、英勇冲锋的风格,在后两年转变成一支非常不同的军队,非常擅长阵地战。考虑到美国在空中打击和地面炮火上的绝对性优势,中国军队逐步调整作战方式。他们挖掘地道,利用这种原始而有效的地下掩体进行作战。这些地道从他们的阵地一直通到可以发起进攻的地点,甚至通到联合国军的前沿阵地。这样,联合国军的地面火力就无法伤及在地下活动的中国士兵,除非是可以掘地三尺的猛烈炮火。此外中国军队还把多数在内战期间从国民党军队手里缴获的火炮隐藏起来,以至于美军的侦察飞机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

事实也正如大卫所写的那样。志愿军的火炮阵地一般设在山后,通常放置在手工开凿的山洞中。志愿军会适时从山洞里拉出一门炮,将炮弹非常精准地发射到美军阵地上,然后迅速把炮拉回山洞。

烈火金刚成就“英雄炮”

1952年10月14日,美军和南朝鲜军共集结7个营兵力,在300余门火炮、30余辆坦克、40余架飞机的火力支援下,向志愿军防守的上甘岭地区疯狂发动进攻。

敌人以密集的炮火封锁志愿军的北山阵地,集结步兵,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我方阵地发起攻击。当时,唐章洪被安排在上甘岭前沿阵地,部队首长要求他和战友与步兵配合作战,阻滞敌人。

10月14日凌晨5时许,战斗开始。期间,敌人猛烈的炮火使志愿军通信联络一度中断,后方一时无法提供有效火力支援。唐章洪用自己的迫击炮不断向高地前沿发射炮弹,支援步兵坚守阵地。战斗中,他不停地装弹、发射,2小时内打了200多发炮弹。迫击炮炮筒已经滚烫,唐章洪双手被烫伤,血流不止。

就在此时,一枚重磅炸弹落在他所在掩体旁几米处,掩体被炸毁,唐章洪和迫击炮一起被埋。当战友们把他从土里扒出来时,他的头部受伤流血,炮架也被炸坏了。

敌人正在逼近唐章洪所在的阵地。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受伤的唐章洪右手扶着滚烫的炮筒,左手填装炮弹,继续向敌发射,不少炮弹都沾上了他的鲜血。

下午,战斗仍在继续。敌人不甘心失败,一次又一次集结兵力,企图攻上主峰。唐章洪和战友们配合默契,用猛烈炮火一次次地击退敌人。

上甘岭一战,唐章洪用迫击炮作战,取得歼敌400余人的辉煌战绩,被战友们誉为“给炮弹装上眼睛的神炮手”,并荣立特等功。

1953年7月1日这天,在炮火纷飞的抗美援朝前线,唐章洪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唐章洪所用的这门“英雄炮”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成为那段历史的珍贵佐证,那次战役也成为志愿军不惧强敌、敢打必胜革命精神的又一写照。

(供图:缪炳法 景淑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