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愿意远离亲人背井离乡,没有谁愿意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离开他,但为了帮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我愿以大山为伴,无怨无悔!”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派驻丘北舍得卜戛村第一书记(队长)张晋铭辗转三百余里,6年坚守,倾心帮扶,把青春献给丘北贫困乡村,在石旮旯里播种脱贫致富希望!
昔日穷乡僻囊今日幸福花开
5月的舍得乡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雄伟的羊雄山高耸入云,万亩人工草场绿意盎然,壮观的风力发电站大风车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舞动身姿,嗡嗡作响,滚滚东流的南盘江水清澈透明,张晋铭所驻的卜戛村就位于羊雄山下、南盘江上的一个半山腰上,正前方与红河州的弥勒县和泸西县隔江相望。
全村辖14个自然村,有农户599户2904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1户724人,居住着彝、苗、汉、壮四种民族。昔日的卜戛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乡僻囊村,这里不通公路,山路崎岖,老百姓出行全靠人背马驼,村子里的道路狭窄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满地泥,老百姓住的房屋80%以上都是低矮阴暗的土木结构危旧房,群众生活十分拮据,辛苦刨地一年,粮食不够吃半年,很多农户家徒四壁空荡荡,牛屎马粪乱糟糟......
张晋铭驻村后,认真履行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职责,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悉心协助指挥长和村委会工作,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无数的艰辛和汗水,换来的是群众的理解拥护,换来的是贫困山村的华丽蜕变。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通过全体基层干部和群众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昔日的穷乡僻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修通了宽敞舒适的村内道路、入户路全部硬化,所有危旧房全部得到翻新或修缮加固,通过发展产业和动员外出务工,群众持续增收,饮水安全、医疗、教育等得到全面保障,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这巨大的变化中,无不流淌着张晋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因地制宜找优势产业带动促发展
2019年,张晋铭本可以申请回单位,但考虑到丘北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到了攻坚拔寨、全面冲刺的关键阶段,考虑再三后他选择继续驻村,与同志们一同并肩作战。面对工作任务的大幅加剧,他顶住压力,放弃所有休息日,全身心扑在岗位上,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谈起张晋铭,卜嘎村的很多扶贫干部都竖起了大拇指,张娓娓回忆说:“我到卜嘎村担任脱贫攻坚指挥长已经一年多了,张晋铭是一个很优秀的小伙子,他工作很踏实、很认真,也很有耐心,做群众工作有一套,上面安排的工作他时刻都挂在心里,并且都能按时完成,有很多工作都是他提醒我的”。同样是驻村工作队员的吴雪方和陆弦在交流中说,张晋铭是我们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他的工作压力很大,很多工作都是他带领着我们干,他能力强,驻村时间很长,工作经验丰富,很会做群众工作,也很善于团结同志,我们都十分佩服他能够坚持驻村帮扶这么多年。
俗话说:产业兴,农民富。为了大力发展产业,助农增收,他充分借助县农科部门挂钩卜嘎村脱贫攻坚难得的机遇,主动加强与县农科部门的沟通协调,多渠道争取产业发展项目支持,先后引进了香橙种植和“山里红”苹果种植。通过土地流转、聘用管理、带动种植等方式,已实现香橙种植860亩,“山里红”苹果种植686亩。为了更好地助推产业发展,他积极帮助党员致富带头人成立了丘北明源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贫困群众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采购外销和市场经济信息等服务。
2020年,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结合卜戛村海拔宽度较大实际,引进优质梨、早熟油桃、蜜橘、新品柑橘、皇室柚子等高中低海拔水果试种和丹参、木香、秸秆等中草药材试种,试种成功后将对接企业、合作社全面铺开产业并建立供销合作关系,使更多新兴产业成为助农持续增收的幸福产业!
历尽百家辛苦酸甜苦辣尝尽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只有长期身处在战场最前沿的驻村工作队员和基层干部们才能真切体会得到,张晋铭在工作中同样遇到过无数次的心酸和挑战。说起伤心事,张晋铭感觉最痛心、最委屈的就是得不到群众的理解支持,本来是件大好事,自己是全心全意的在帮助老百姓做好事,但群众就是想不通、不愿意实施,甚至辱骂自己是江湖骗子,特别是在危房改造、控辍保学、人居环境提升等难点工作中,他经常碰壁,工作多次受阻。
如在人居环境提升中,大山村小组的群众居然全部拒绝实施室内三黑处理,张晋铭逐家逐户走访调查后,终于了解到群众是因为村子的风俗,客厅内不宜有红色,而施工方客厅顶部处理用的正是红色油漆。张晋铭及时组织召开小组群众会,通过充分沟通后,最终采用浅黄色油漆进行三黑处理,使得大山村小组的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卜戛村小组的吴某某户属于养殖大户,长期处于人畜混居,虽然圈舍建好,但户主以容易被盗为理由,一直拒绝将牲畜拉到新建的圈舍里关养,张晋铭只能反反复复地跑到家中做工作,最终使吴兴荣户实现人畜分离。
在危房改造中,卜嘎村的赵某某户虽然自家的危房已经修缮好,但为了能得到国家更多的帮扶资金,他硬是叫自己的儿子到已经去世的弟弟危房家中居住,张晋铭反反复复做工作,就连搬家都搬了10多次,今天搬到新房,明天又搬回危房,他简直绞尽了脑汁,哭笑不得,但脱贫攻坚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往前走,通过无数次的劝说后,最终才使其搬到新房中居住。张晋铭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一个解决问题,帮助卜戛村实现了脱贫出列目标。
真心实意帮扶搭建友谊桥梁
每当人们谈起他最开心的事,张晋铭觉得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群众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理解支持,甚至和自己称兄道弟,在完成帮扶工作的同时,也与当地的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次,在卜戛村小组僰人生活必须品短板补齐实施过程中,农户赵某某因为物品发放问题对张晋铭有了很大意见,认为得到的物品太少了,别人家得到的东西自己没有得到,并表示今后不再相信和支持自己的工作。
针对这一情况,张晋铭只能跑到赵某某家中做工作,讲清短板补齐政策,一次、两次都没有效果,直到第三次才做通工作,慢慢理解接受。在交流中,了解到赵某某户水窖盖板是水泥盖板比较厚重,家中常是两位老人在家,搬动取水十分困难,考虑到实际,张晋铭立即表示会为其购买一个新的水窖盖板,两位老人很感激,在之后的工作中也非常的配合。张晋铭说:“农村群众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而记恨你,但也会因为你对他的一丝真切关心而真心的感激你,他们就是这样的淳朴。现在我很享受与他们相处的时光,很珍惜与他们的情意。”黄双秀是卜嘎村一位70多岁的彝族孤寡老人,双眼失明,多年来独自一人居住在村委会院心旁的自家房屋里,和驻村队员和村干部走得最近,说起张晋铭,年老体弱、不善言语的她突然滔滔不绝:“张晋铭我晓得,是我们村的扶贫干部,很勤快的一个小伙子,她遇到我出来院心里深怕我摔倒,经常来搀扶我回到房子里,有什么困难我喊他帮忙他都会来,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也会送来给我吃。”
5月7日下午的卜嘎村天气十分炎热,大多数农户的春耕基本栽种完毕,农活不是太忙,正好遇到一群群众在寨子里闲聊,当问到是否知道张晋铭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认得认得,他经常来我们家里,今早都还来过一次,说是来搞人脸识别,他为我们村做了很多实事好事”。
面对妻儿父母无限愧疚两泪
6年时光,岁月蹉跎,从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到风雨飘渺的边远山村,不要说省级队员,就连土生土长的县乡干部也很难坚持到现在,所有人都无法想象是什么力量让张晋铭能够在这里坚守这么长的时间?常年背井离乡、远离亲人的痛苦人人都会有,张晋铭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年老多病,妻儿无人照管,他内心充满内疚和自责,但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志,全身心抓好扶贫工作,他只能深深地把这份痛苦埋藏在心底,这份痛究竟有多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他的妻子和父母都在普洱市,从卜戛村回到普洱家里,最快也要辗转10多个小时,特别是云桂高铁未开通之前,更是难上加难。由于路途遥远,驻村帮扶6年来,他基本上两个多月才回一趟家,简单看望一下父母和妻儿后又匆忙地返回驻地。张晋铭到丘北驻村的时候,孩子刚刚呱呱坠地,6年时间里,由于聚少离多,孩子基本上与他没有太多的感情,驻村队员和村干部们常打趣他“你再不回家,孩子都快不认识你了!”作为一个父母的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张晋铭打心底想是多么的想回家,多么的期盼能陪伴在亲人的身旁,但他不能,为了脱贫攻坚,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化为浓浓的相思泪。对于张晋铭来说,他最大的期盼就是家人能够平平安安,最怕接到的电话是孩子又生病了、父母又住院了,他觉得自己亏欠家里的太多太多。
在一次孩子幼儿园活动中,张晋铭给孩子的信里写道:“我亲爱的孩子,缺少了对你童年的陪伴是爸爸这辈子的遗憾,我们要成为优秀的人,要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而不断努力,爸爸现在就在为了目标而努力,相信你和妈妈一定会理解爸爸的对不对?我爱你们!”好在他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和父母,拥有一个温暖的港湾,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和支持,才能让他安心坚持到现在!
今生无悔,我愿守护一池春水。
谈起驻村帮扶这么多年来的体会,张晋铭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锻炼了自己,认识了很多丘北的“亲人”,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他说即使在多年后回想起来,也会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无悔,更为6年来在大山深处的坚守感到荣耀,这将是自己人生当中一笔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