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小艇拨开细浪,缓缓驶向江心。把舵的船家名叫张传国,是江西九江湖口县双钟镇渔民,已在长江上漂了40多年,祖祖辈辈打鱼为生。

今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水域开始了为期10年的全面禁渔期。老张和往常一样,还是天不亮便起锚出港,只不过,手中拿的不再是细密的渔网,而是单筒望远镜——从“靠江吃江”转为“靠江护江”。“护江员”张传国的身份之变,折射着九江这座城市的发展之变。

一江清水护江豚

碧波浩渺的鄱阳湖与滚滚长江在湖口县交汇,为“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的洄游迁徙提供了理想场所。

“江豚以前并不少见,趁人不注意时,还会把系养在船沿边的鱼拱跑。”张传国回忆,后来渔网越织越密,材质从麻线变成尼龙绳,甚至出现大鱼小鱼通吃的电网,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江豚的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一些滨江企业污水直排、污染长江,更是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江豚数量锐减。

保护江豚,刻不容缓!2017年,全国首个保护江豚“协助巡护”示范点落户湖口,九江市也加快引导渔民“洗脚上岸”、转产转业。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共回收渔船3296艘,渔网29万公斤,签订退捕协议1165户,回收与注销捕捞证2251本。

为保障渔民生计,湖口县专门设立了江豚协助巡护队,14名队员中,12名是转型渔民。张传国也加入其中,靠着保护江豚每月能领3000元补助,还享受其他补助补偿等,“政府帮我们把退路都安排好了,心里踏实。”

一手抓护渔,一手抓护水。为破解“化工围江”难题,九江加大清理整顿力度。截至2019年底,沿长江、鄱阳湖、修河1公里内的37家小化工企业全部关闭退出。今年1至5月,鄱阳湖九江湖区水质优良率为60%,较去年同期提高17.9%,总磷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9.9%。

水好江豚来。农业农村部最新一次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的趋势已得到遏制,鄱阳湖江豚种群数量达457头,占长江流域江豚总数的近一半。

一岸青翠好生态

因水得名的彭泽位于长江沿岸,也是江西省占长江岸线最长的县。登高俯瞰,漫山遍野郁郁葱葱,一江清水、一岸青翠,在蒙蒙雾色中相衬相融。

过去,这条风光旖旎的最美岸线曾聚集了60多家大大小小的矿山开采企业。裸露的矿坑如同大地上的一块块伤疤,令青山挂白、长江蒙尘。距江岸8公里的浪溪镇麻山村曾饱受其苦,一座石灰石矿紧邻村边。“尘土飞扬,噪音也很大。”65岁的村民周道凤一脸无奈,开矿产生的粉尘让庄稼蒙上了厚厚一层灰,严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家中四亩地几乎全都撂荒……

2015年以来,彭泽县加快推进“矿山复绿”工程,累计关停注销采矿权35家,矿山数量缩减了一半,昔日的废弃矿山,如今重披“绿衣裳”。矿山复绿后,广源矿业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生态农业,在麻山村投资兴建了4万平方米的田园综合体,让一度饱受采矿之苦的周道凤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

敞亮的花卉大棚里,移栽花苗、装盆培土,周道凤忙得不可开交,“每个月工资3500元,不少喽!关键是天天和花草打交道,心情舒畅。”这家公司还流转了1000多亩荒地,种植杨梅、柑橘等经济作物,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目前已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多人。

为生态留白,为发展增绿。2018年以来,九江市全面启动长江沿岸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关停矿山340家、治理废弃矿山8626亩,在沿江岸线栽植各类乔灌苗木600.9万株、铺植草坪33万平方米,联片成景的百里风光带展现在人们眼前。

一座绿城展新颜

九江,因水得名,依港而兴。九江市城西港区,2019年集装箱吞吐量超50万标箱,这个国家一类口岸掩映在一片翠绿中。

搁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江上采砂船密布,江滩到处是私人违建的小码头,堤内砂石堆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从小在江边长大的市民汪顺星提起那时的情景直皱眉。

2018年,九江市启动长江最美岸线建设,沿江各县(市、区)共拆除码头74座、泊位87个,腾出岸线7529米,整合实施了城西港区园林景观绿化、防洪排涝工程等12个项目,一座优美的湿地公园跃入眼帘,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常有新人来此拍摄婚纱照,汪顺星也和不少市民一样,每天到湿地公园散步、休憩。

环境变美,经济也在高质量发展。九江市发改委主任喻子水摆出一组当地转型发展的亮眼数据: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7%,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7家,总数突破510家,增量全省第一;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0亿元,同比增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