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到过大象就梦不到大象。”34岁吉克古者用这句彝族谚语来形容入住集中安置社区“沐恩邸”时的惊喜心情。吉克古者来自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这里曾因村民出入要借助12段218级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悬崖,被称做“悬崖村”。几年前,一段小学生手脚并用爬2个多小时悬梯上学的视频在互联网上流传,这让“悬崖村”在中国家喻户晓。如今,与吉克古者一起搬下来的还有村里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阿布洛哈村位于布拖县乌依乡,这里山高谷深,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6月30日,包括29户贫困户在内的33户村民喜迁新居。
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交通不便……这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凉山区彝族同胞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凉山州绝大多数贫困村处在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极差,“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是凉山州成为深度贫困地区的重要原因。
如何让贫困群众摆脱恶劣环境对发展的制约?易地搬迁成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今,按照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凉山州35.32万搬迁群众入住了1492个集中安置点,他们告别大山深处的家,迎来了全新的生活。
搬入新家换新貌
走进凉山州普格县特补乡甲甲沟村,一座座带着浓郁彝族民居特色的新房错落有致,山坡上,碧绿的烟叶连绵起伏、玉米长势喜人,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农耕图跃然眼前。
“现在的日子好了,电视是新买的,50英寸,之前的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在村民沙马日各的新家,60岁的彝族大爷沙马日各身着彝族传统服饰,指着崭新的平板电视对记者说。今年3月,沙马日各搬进这套80平米的安居房。一间客厅、四间卧室、独立的厨房、独立的卫生间……午后的暖阳照在老人脸上,笑容愈发灿烂,屋外院子的角落里,辣椒已经变红,豆角爬上了墙头。虽然平时只有老两口住在这里,沙马日各还是给每个房间都配了双人床。“儿女们回来过年、参加火把节要回家住的。”看着自己的新家,沙马日各高兴得合不拢嘴。
“从前下山买东西需要大半天,碰上下雨天出趟门一腿泥,不小心还要滑上一跤。”沙马日各告诉记者,从前住在海拔2500米的山上,下山到镇上买东西需要走上两个小时,爬山回去要三个小时。今年3月,60岁的沙马日各和他的老伴入住了新家,这个位于山脚下的新家距离螺髻山镇步行只要30分钟,遇到赶集的日子,还有班车往返于村子和镇上。
在四川省烟草公司和三峡集团援建下,按照打造成为“组团化、小型化、田园化、生态化、产业化”目标集中打造的新村成为了彝族老乡的新家园。甲甲沟村现有精准扶贫建卡户120户512人全部入住了新家。
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凉山州易地搬迁工作因地制宜有序展开。许多像甲甲沟村这样的村落在本村区域内规划了搬迁安置点,让农民不离开土地,就能实现入住新居;而像悬崖村这样山高路远、地势陡峭的贫困村,政府采取了在县城附近规划集中安置点的办法,入住的贫困群众在喜迁新居之时,也完成了由“村民”向“居民”的转变。
“父母都没有给我的好生活,现在国家给我了,我非常感谢党感谢国家。”吉克古者新家所在的沐恩邸社区位于昭觉县城边上,是昭觉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吉克古者一家6口分配到的是一间100平方米、设施齐全的三居室。
凉山州昭觉县沐恩邸社区,这里是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夏日的午后,记者在沐恩邸社区的中心广场看到,几位老人正在悠闲地晒着太阳;妇女们一边照看着年幼的孩子一边纺线;孩子们在健身区奔跑;参加社工公益岗的居民正在清理草坪……一派安宁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
沐恩邸社区一角。
暑假里,沐恩邸社区的孩子们在社区阅览室读书。
沐恩邸社区是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这里按照现代化城市社区统一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站、超市、幼儿园、图书室、老年活动室、职业介绍中心、培训中心等社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共安置全县28个乡镇81个村1428户6258人,他们跟吉克古者一样,告别了此前较为封闭的生活状态,正在努力跟上时代、走向外界、拥抱世界。
沐恩邸的青春扶贫超市。
沐恩邸社区的彝家妇女正在宽敞的活动室内做彝绣,实现了守着家、抱着娃,足不出户就能挣钱。
产业扶贫稳新生
乐业才能安居。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如何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入学、就医、就业等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就业问题,是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举措,更是防止搬迁群众返贫的重要保障。
从喜德县城出发,沿着弯曲的山路盘旋而上,青山上林木葱茏,山谷里溪水潺潺,不时有山间飞瀑呈现眼前,半小时后记者来到了大山深处的阿吼村。在海拔超过2500米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座座崭新的房屋。2016年3月,中国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开始对口帮扶阿吼村。“对口帮扶之前,阿吼村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1500元,是深度贫困村,没有姑娘愿意嫁到这里来。”来自国家电网的阿吼村第一书记王小兵介绍说,阿吼村全村224户,932人,曾经有建档贫困人口72户,321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阿吼村已于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1500元增长到2019年的8979元,增长了近6倍。
阿吼村依照地势建起的集中居住点,2017年底建成,共有73户人家,蜿蜒的水泥路,把每家每户都连接起来。
王小兵告诉记者,2017年,72户居住在3000米大山深处和山坳里的贫困村民搬来了这个安居点,为了达到让搬迁后的村民“留得住,能发展”的目的,由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公司组建的“丽火现代农业公司”指导成立农民种养殖合作社,修建标准化绵羊养殖小区,流转迁出村民闲置荒地279亩,建成3个特色产业基地,种植了百合、贝母、雪桃等。“为了带领村内贫困和非贫困户共同致富,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分别以200元和300元入股村集体种养殖合作社,村民既可以在合作社参与劳动,得到劳动报酬,又能拿到分红。”王小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9年,阿吼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百合、贝母、绵羊等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良好,同时通过“消费扶贫+电商”的模式,全年销售收益达到32.58万元。除去合作社成本和运营资金外,为全村村民分红16.8万元,贫困户每户分得1500元,非贫困户每户分得1000元。
阿吼村第一书记王小兵。
跟阿吼村一样,兴产业、稳就业成为确保贫困群众稳脱贫、不返贫的重要举措。凉山州各县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布拖县配套了省级农业产业园区布江蜀丰产业园、中草药种植基地7个、经果林种植基地2个、畜牧养殖基地5个。昭觉县在县城周边打造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进服装加工厂等,为搬迁群众提供就近务工渠道。
曾经,这里的彝族老乡祖祖辈辈都种土豆、荞麦,老人常说的“土豆填肚皮,养鸡换盐巴。”如今,一套“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帮扶机制已经形成,“产品变商品”,不变的是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变了人的是不断红火的好日子。
培训扶贫开新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过去,没有技术成为凉山州彝族老乡外出务工的障碍之一。如今,挖掘机、焊接、厨师、家政、彝绣……在各个搬迁点各类培训正在有序展开。学会了新技术,外出务工,在家创业,彝族老乡有了更多选择。
8月21日,作为广东省佛山市对口帮扶凉山州脱贫的项目之一,“送厨到家,送教上门”免费厨师培训班在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异地搬迁后的新址开班,35名村民跟着粤菜大厨烹饪起了回锅肉。这是广东佛山顺德厨师学院的中国厨艺大师严金明第六次来到凉山州承担培训任务,他要在接下来的20天里,教会彝族同胞烹饪40道菜肴。
来自顺德职业学院的大厨严金明正在给彝族老乡培训厨艺。
“80%的原料在当地购买,菜品中粤菜和川菜各占一半。”严金明因地制宜,让彝族同胞既可以使用当地的食材,又可以掌握粤厨精湛的烹饪手法。严金明希望通过自己的培训,让彝族同胞掌握一项技能,开个小餐馆,办起农家乐,提高收入。喜迁新居后,三河村的乡村旅游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午饭时分,很多老乡家的院子里摆起了农家乐,43岁的彝族学员节列阿木希望能够熟练掌握厨艺,为自己以后经营农家乐做好准备。
“绣一双袜子可以赚25元,我每天最多能绣10双。”25岁的俄依果,怀里抱着刚满4个月的孩子,跟记者聊天也没有停下手里的绣针,一个传统的彝族纹饰在俄依果的绣针下跃然眼前,采访间歇还不时有彝绣指导老师来指导俄依果针法。
俄依果告诉记者,今年5月,从哈甘乡搬到沐恩邸后就参加了社区开设的彝绣培训班,学成后开始在社区彝绣车间加工订单,如今只要有空就来,每个月可以有2000多元的收入。彝绣,这门古老的手艺,让彝族的绣娘们守着家、抱着娃,足不出户就能挣了钱。
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贾玲告诉记者,如何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融得进、能致富”,是社区现在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今,在沐恩邸社区,不止是彝秀,社区还持续举办了电工、焊工、砌筑、家政服务、种养殖等各类培训活动,累计参训人数达1500余人次。
换新居、兴产业、学技能,搬出大山开启新生活,换新的不仅是家园,更是彝族群众拥抱新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