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中国价值
 

扶贫故事|阿布洛哈村的“喜”事儿(   / 1 )

发布时间:2020-08-31 15:53:25  |  来源:今日中国  |  作者:马力  |  责任编辑:吴疆
分享到:

处暑时节,四川大凉山的核桃和花椒迎来采收季。8月24日一大早,大凉山深处的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就飘起了细雨,村民且沙次尔夫妇赶紧把前两天刚刚从树上采摘下来进行晾晒的核桃收了起来。因为村里通了公路,过几天,就会有采购商来收购,这将是他们家今年第一笔农产品收入。

▲ 坐落于高山峡谷之上的阿布洛哈村。(摄影:董宁)

阿布洛哈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河,进出仅有两条路:一条是往上徒步约4公里,翻越落差约1000米的山崖路,到通车的村子;另一条是往下走到谷底,通过溜索前往河对岸。20世纪60年代,当地将300多名麻风病人集中在阿布洛哈隔离治疗,这里一度被叫作“麻风村”。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如今,这里早已没有了麻风病和麻风病人,通路、通车、通水、通信息、通技术,曾经贫穷、封闭、落后的阿布洛哈村迎来盼望已久的“新生”。

家有喜事

7月10日,且沙次尔在外打工的大儿子且次史干领着女朋友回到了村子里,这在只有65户、253口人的阿布洛哈村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 且沙次尔和妻子在讨论儿子未来的婚事。(摄影:马力)

“儿子女朋友是外地人,他们是自由恋爱,现在已经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且沙次尔说,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影响,当地娶媳妇的彩礼往往都在十几、二十万,娶媳妇往往是耗尽全部家财,之后还要背一屁股债。“儿子女朋友家没有提要彩礼的事,因为她们那里根本就不兴这个,这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且次史干于去年10月离开家乡到山东烟台打工,半年多时间,阿布洛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走的时候是步行4个多小时翻山越岭走的,回来时坐的是通村小客车,一直坐到了家门口”。

▲ 阿布洛哈村的通村公路和村民的新房子。(摄影:江宏景)

2020年元旦前,阿布洛哈村采取峡谷缆车摆渡方式打通对外通道,彻底结束了村民揪着马尾攀爬悬崖峭壁4个小时才能出村的历史;6月26日,通村公路全线贯通,成为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6月30日,包括29户贫困户在内的33户村民喜迁新居,住上了二层小楼的新房子,且沙次尔家就在其中。

“一分钱没花,有了上下两层80多平米的新房,还有了冲水厕所,免费的电视、洗衣机等,谁能想到,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我们一家就从阴暗破旧的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儿子还谈好了对象。”且沙次尔说,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有些不真实。

▲ 且沙次尔家今年新采收的核桃。(摄影:马力)

▲ 且沙次尔一家在新房子前的合影。(摄影:马力)

喜事的背后

今年4月的一天,且沙次尔的妻子吉子么子作突发肾积水。“在送她乘坐摆渡缆车前,我就给县120打了急救电话,让救护车在缆车的另一端等我们过去后,直接就上车去了医院。”且沙次尔说,这要在过去,去医院的路上就要五六个小时,病人要吃多少苦头,可想而知。

通路之前,阿布洛哈村的村民最怕生病和生小孩。骑马从村后面的山崖路下山,对于病人来讲,一路的颠簸十分痛苦。“由于山路陡峭,即将生产的孕妇,通常还没送到医院,半路就生了。”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说,改变出行条件成为全村人的迫切需要。

▲ 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右一)走访村民了解情况。(摄影:马力)

省、市、县三级政府高度重视阿布洛哈村出行难问题,决定为阿布洛哈村村民在绝壁上修建一条“生路”。在海拔高、地质特殊,山体岩体易破碎、易塌方的前提下, “边挖边塌方,挖掘机被砸烂过、掉下深谷过,建设曾一度无法推进”。四川路桥集团技术质量部陈菊说起当时的建设现场,现在仍心有余悸。

去年11月,项目因难度太大陷入停滞,关键时刻,承建单位四川路桥专门组织了了10余人的博士、教授级高工团队进行攻关,最终确定了“隧+桥+路基”的修路方案——长3.8公里的通村路,约1.2公里路段有3座隧道、1座钢桥,桥隧比30%左右。“这在通村公路里极其罕见。”

▲ 2019年11月,一架直升机飞到了阿布洛哈村,这是全世界当前仍在服役的最大直升机米-26,它的到来,只为了吊运修路的机械设备。(摄影:江宏景)

经过一年的奋战,6月26日,阿布洛哈村的3.8公里通村公路全线贯通。“一条全长3.8公里的出村路,耗时一年,耗资几千万,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来做这件事,是否值得?这是外界很多人提出的疑问。”吉列子日说,很多网友都建议用修路的钱对阿布洛哈村实行整体易地搬迁,每户还可以分到很多钱。“搬迁到底可不可行,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把这些与世隔绝几十年的村民突然搬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很难适应,因为大部分村民离开大山就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能,钱花完了之后,很快又会返贫,这都是可以预见的。”吉列子日说,这些在短期看来可能并不划算的投资,为村民和孩子带来的却是长久的发展。

让发展可持续

“到今年年底,全国都要脱贫,我们决不能拖后腿,这个月我们刚刚完成全村人的人均收入统计,从去年8月到今年8月,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9000元,已经完全达到了贫困村的退出标准。”吉列子日说,和通路、通车、住新房子不一样,脱贫摘帽将是今年全村最大的喜事儿。

从去年开始,吉列子日就带领全村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在原有核桃、花椒种植的基础上,发展了50亩脐橙、120亩芒果。“芒果明年会发展到500亩,将来会成为一个主要的增收渠道。”

今年,村两委还组织全村的劳动力针对性地进行了挖掘机驾驶、花椒核桃修剪技术的培训,很多在家的妇女,都成了花椒核桃拉枝、剪枝的高手。

▲ 阿布洛哈村前的金沙江大峡谷。(摄影:马力)

站在阿布洛哈村委会小广场,远远就能看到风景秀美的金沙江大峡谷。未来,吉列子日打算在政策帮扶和引进外资的情况下,把靠近金沙江的阿布洛哈村一组的30多座老房子改造成旅游民宿,开通金沙江短途旅游航线,借助通路优势,在山上开发登山攀岩、户外探险、民俗体验等旅游产品,让发展更长远,让经济更持续。

吉列子日不会忘记2018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大凉山彝区调研时所说的,“人民的美好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阿布洛哈村的今天,正是凉山州这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啃下最后硬骨头”的最好体现。

中国网官方微信